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加强疫情防控,展馆每天将开展消杀
“恢复开放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消杀工作小组和督查小组,负责馆内各区域的消毒和检查落实工作,并建立消毒、检查等台账,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8月24日,记者来到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受疫情影响暂停接待参观的“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8月25日恢复展出,为保障展厅内的防疫安全,在恢复展出的前一天,他们请来了成都市卫健委、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现场指导展馆内的消杀工作。此外,成都市住建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检查场内搭建、吊装是否符合开馆条件。
“恢复看展后,我们对展场的防疫工作流程依然是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个人信息……”会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场将实行观众错时、分批入馆等限流措施,同时加强观众疏散,严控人员聚集。此外,会展中心已经建立了员工健康档案,实行员工每日健康登记制度,员工入场必须佩戴口罩、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成都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馆,本次恢复展出后,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定期过来检查会场的消杀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开馆前,已经有保洁人员开始用消毒液给展馆内的扶手、玻璃、电子屏幕等观众常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杀。据介绍,像这样的消毒工作,保洁人员会根据当天人流量的多少来进行,可能三五次也可能更多。
“场内公共厕所作为空间小、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也是本次消杀工作的重中之重。”成都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指出,恢复看展后,会场工作人员应根据每日看展的人流量,不定次数的对厕所的每个角落进行消毒杀菌。不仅是公共区域裸露处需要喷洒消毒剂,一些部位也需要重点反复消杀,个别卫生死角需要特别重视。
“要把整个1.1万平方米的展场消毒完毕,需要6个小时。”43岁的老李和同事两个人穿着防护服,背着20公斤重的药水在现场进行消毒。老李说为了保护现场的展品,此次使用季铵盐消毒液对会场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展品受到腐蚀。老李告诉记者,一桶20公斤的药水可以消毒150平方米的面积,他和同事两人把整个展场的消毒工作完成,预计需要100桶药水。
据了解,从恢复展出的前几天开始,会展中心就已经开展了几轮疫情防控的全员培训,并要求一线人员具有应急处突能力。“在入馆处,我们会对所有的观众进行体温检测,所有入场的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会展中心安保主管杨喜红告诉记者,除了入口处放置了消毒洗手液和一次性口罩,场内也新增了防疫物品站点,进入展场的观众都必须再次使用酒精消毒液进行二次消毒。此外,展场外设置了隔离点,发热群众可以到临时搭建的隔离点进行隔离。
记者获悉,自24日开始,消杀人员每天会定时入场进行全面消毒。“我们将常态化做好消毒消杀工作,为展会保驾护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邹阿江 实习记者 赵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