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的民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轩摄影报道
推门见山,开窗即景。这是达州市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村民世世代代的日常所见,如今却成为无数外地游客趋之若鹜的风景。随着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漆树土家族乡也乘着景区开发的东风,乡域内大多数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特别是朝阳村,凭借地处景区内环线的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民宿,让朝阳村的日子红火如朝阳。目前,朝阳村已发展起民宿13家。
杨正见是土生土长的朝阳村人,年轻时一直在村上当村干部。2009年,孩子大了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到成都打工。杨正见先后做过数控工人、仓库管理,也和朋友一起创过业。妻子则在成都做服装生意。
“在外面打工我们两个人一年可以挣20多万元,还算不错。”杨正见说,但他们心里一直有家乡情结,在外面钱挣得再多,都感觉是漂起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0年。
2018年8月28日,巴山大峡谷景区正式开门迎客。很快,杨正见接到了家乡朋友的电话。杨正见说:“朋友告诉我,现在家乡变化太大了,空了可以回来看看。”当年年底,杨正见一家回乡过年,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景区内环线就从家门口过,让他看到了商机。
“这么大的景区,来耍的客人太多了,他们的吃住都是我们的商机。”想好了就干,过完年,杨正见没再外出打工,而是对原来的房子进行了扩建,准备发展民宿,同时搞餐饮。
2019年8月30日,杨正见的“夏日的凉风”民宿正式营业。2020年,营收达到30多万元。杨正见说:“虽然和外面挣得差不多,但是在家的感觉很好,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一举多得。”
吴暑光和姑姑是宣汉县城人,对于巴山大峡谷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同处一县经常耳闻,陌生是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朝阳村人,并未完全领略过这里的山水风光。
2019年10月15日,对于吴暑光的姑姑和“朝阳山居”来说,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也是一段缘分的开始。当天,吴暑光的姑姑和朋友开车到巴山大峡谷游玩,路过朝阳村时,看见一栋民居打着整体出租的广告,当即萌生了租下来的想法,并拉来吴暑光入伙,一方面方便自己康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搞民宿。
当天,他们便和房主谈妥了租金,以每年7.6万元的价格租下了这里,一租便是10年。半个月后,“朝阳山居”民宿经过他们的重新布置,便开门营业了。吴暑光说:“其实我们当时想的是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玩,这里环境这么好,住起舒服。”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朝阳山居”的生意非常火爆,七八月旺季时,房间更是供不应求,一般都要提前一周预订。2020年,“朝阳山居”实现营收48万元。
“今年旺季时,因为来了一波疫情,对生意有一些影响,所以目前只有20多万元营收。”尽管如此,吴暑光依然充满信心,“现在我们的想法是,要做就做好,疫情早晚会过去,我们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