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观众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内参观展品。郝凌宇摄
观众与动物标本“零距离”。
郝凌宇摄
相比展品全面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小众的专门类博物馆往往“专精一门”,出“奇招”吸引特定观众。如今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小众”博物馆打卡,“小众”博物馆随着人气攀升,正越来越走向“大众”,展品也从前些年的相对“冷门”变得越来越“热门”。
专门类的博物馆是如何吸引观众到访的呢?
专门类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某一领域物品的集中展示,其专业上的不可替代性牢牢抓住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暑假期间,北京市民刘佳雯带着儿子第三次参观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她表示,自己和孩子非常喜欢电影,每次来参观完后总还要买票看一场。“今天还说一定要看一场IMAX动画。”
据了解,中国电影博物馆除了展陈电影相关展品,还会持续在馆内放映厅播放各种类型电影,并定期组织专题电影展,这种展映结合的方式就是电影博物馆练就的“硬气功”,着实吸引了不少电影爱好者持续造访。
像电影博物馆一样“功力深厚”的专门类博物馆还有国家动物博物馆,后者以馆藏标本闻名科学界,现有各类动物标本893万余件,收藏范围涵盖在我国分布的各主要类群和代表性种类。标本就是该馆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介绍,目前游客可以看到的馆内标本都是剥制标本,相比科研使用的假剥制标本形态更为生动,有的还模拟了动物存活时的生存状态,可以让观众在极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细节特征。
记者采访时遇到正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的马涛。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学生,马涛正是被标本吸引才进馆参观的。“之前只在一些馆里见过零星的标本,一下看到这么多也是第一次。”他说。
专门类博物馆往往聚集了领域内较多专业人才,这些学界大咖不仅在馆内频频露脸,还会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走近媒体、走近网友,通过打通自身的传播“经络”,助推观众的探馆热潮。
今年5月,有“藏狐主任”之称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探访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其探馆视频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随后造访。一直以来,像张劲硕、张辰亮这样的专业人士致力于把馆内的知识“打包”传播,吸引观众前往“打卡”。
比如,通过对云南象群北移南归、杭州金钱豹出逃等热点事件进行解读,网上的科普“up主”们让更多人对动植物的生存习性和环境产生了兴趣,进而带动人们走进相关专业博物馆,带起一波关注自然科学的热潮。
线下的互动渠道同样重要。国家动物博物馆同一些小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邀请学生到馆参与活动,还会派馆内人员到学校讲课。
“我从刚刚到国家动物博物馆工作开始,就去小学上科普课,已经坚持了12年。”张劲硕说。
据他介绍,博物馆还会组织学生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很多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时会制作PPT来展示,像参加正式答辩一样认真。这种把知识送出去的方法也吸引了一批家长对博物馆保持着长期关注。”
此外,越来越多博物馆领域的专业“大咖”也在加入科普行列。张劲硕介绍说,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古动物馆馆长、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馆长等都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希望通过更多融合线上线下的宣讲,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拥抱科学。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
“小众”博物馆如何借势而起?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专门类博物馆寻求差异化发展,致力于成为所在城市或某一领域的文化名片,传承城市的精神。
在世界遗产之城泉州,该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列着古代海船、宗教石刻与外销瓷器,展现着宋元时期的辉煌航海成就;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通过历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等文物展品,展现运河两岸风土人情与自然变迁。
“博物馆要有体现所在城市、区域特色的展品,通过展品讲述所在地域的故事,在追求数字化的同时也要在实物展品上多下功夫,而非像过去那样千篇一律展示同一类展品,成功的专门类博物馆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张劲硕说。
这个暑假,国家动物博物馆迎来比较显著的人流量提升。张劲硕说,人们无法隔着屏幕感受动物的全部细节,还需走进博物馆亲身体验。“面对一件百年前的标本,人在一瞬间能产生同科学先哲进行交流的感觉,这正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从前被认为“小众”的博物馆正变得一票难求。人们呼唤着更多精彩的文博创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