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抑郁症进行深入思考
《野地灵光》
作家李兰妮。
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李兰妮在2003年初被确诊为抑郁症,让她感受到了活着比死去更加艰难。于是,她开始了艰难的自救——恶补各种专业知识,尝试药物疗法、宠物疗法等。慢慢地,她从病人成了抑郁症相关领域的半个专家。
然而,李兰妮始终没有局限于“自救”,还着意于“救人”,孜孜不倦地做着抑郁症领域的普及工作。2008年,她出版了《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真实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症状,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2013年又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分享“狗医生周乐乐”与自己温情陪伴的经历,传递一种情感疗愈的可能。
在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进行近二十年的抗争中,李兰妮做了大量公益讲座,并参加央视《开讲啦》等电视节目,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向公众传播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也同样是自救与救人的双重动力,促使李兰妮先后以患者身份走进广州市惠爱医院、北医六院等。
《野地灵光》记录了李兰妮的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对精神病院的观察,真实呈现了精神病人的苦痛和生活状态;对精神疾病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大致梳理了世界精神医学史以及中国精神病院百余年历史的重要节点。
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爱是旷野的一缕光:记录精神病院的日子——《野地灵光》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李兰妮简述了书名“野地灵光”的含义——“说到这个‘野地’,我住在精神病院时,有一种无助感,不知道应该怎么求救,应该怎么走出去,有一种苍茫,有一种荒凉。后来去查字典,‘野地’是未开垦的,还不太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就是身处旷野。这块地也算野地。说到‘灵光’,我曾经看到过,最早在中国尝试做精神疾病教育和治疗的这些医生,他们有这么一种志向:病人心里肯定都是绝望的,都会感到非常茫然,医生、护士必须用心灵之光去照亮病人的道路,这样才能达到帮助人的目的。所以连起来就叫‘野地灵光’。”
当天的分享会采取线上分享的形式。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医六院)教授黄悦勤以及媒体人、《渡过》系列图书作者张进,围绕李兰妮新书《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向公众分享了精神疾病的常识、精神病院内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故事。据主办方介绍,举办本次分享会,意在凝聚社会范围内的更多善意,减少大众对于精神病院、精神疾病的诸多误解,为旷野中的人们带去一缕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对李兰妮《野地灵光》这本非虚构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作者深入到精神病院内部,切身体验、感受这个庞大人群的真实处境,这种写作精神令人感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野地灵光》,是期望展示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面临的诸多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唤起更多的关注。
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高度肯定了《野地灵光》的社会价值,“对这样一个题材,对目前这样一个现状来说,它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它的文学价值。虽然它是很独特的文学,但是在人的生命面前,在人的生死之间,文学算什么?……如果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有对这种病的合理认知,这种不必要的悲剧会少很多,这是这本书、以及李兰妮体现的最大价值。”
潘凯雄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是李兰妮写抑郁症经历的第一本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终审编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李兰妮的写作。作为出版人的潘凯雄称,能出版李兰妮的作品是一种幸运,“从一个编辑、从一个出版社的立场来说,能够遇到这样的作者、能够遇到这样的题材,其实是一种幸运。她真是拿命在写……她的作品是生命之书,整个写作是一种搏命的过程……我可以剧透一下,每一部作品写完的时候,她病情都要大爆发一次。”正因此,在谈到《野地灵光》时,潘凯雄表示,“这是李兰妮第三本以抑郁症为题材的作品,每次写作,都对她的健康有非常大的损伤。”
《野地灵光》写作于2019年至2020年,但李兰妮在此之前已经有较为长期的观察、体验、思考过程,并在2014年开始着手准备。潘凯雄在分享会上表示,李兰妮不顾他的极力劝阻,选择住进精神病院,“她很勇敢,明知这是很难受的事情,却还是去做,其实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病友或者社会上更多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勇敢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