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达州方言话剧《北斗星下》成都首演
  • ·通过诠释这个人物 我感受到周老对党的忠诚
  • ·泸州龙马潭区为就业培训安上“天眼”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为原型

达州方言话剧《北斗星下》成都首演

《北斗星下》剧照。

  “月亮走过腊梅岭,红军哥哥要远行……”9月26日下午3点30分,伴随着川东小调特色的新版《打双麻鞋送红军》山歌响起,达州方言话剧《北斗星下》在成都首演。这部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为原型创作的大型方言话剧,用90分钟的演出,再现了一个信仰坚定、笃定前行的共产党员形象。
  周永开是达州市离休纪检干部,1928年3月出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6月29日,周永开获得“七一勋章”。
  新中国成立前,周永开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将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用93岁的人生、76年的党龄,践行了“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

守山护林 当代愚公的故事感动观众

  在《北斗星下》剧情中,离休后的周永开来到达州万源的花萼山,发现这座曾经的英雄山,因为过度砍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周永开心急如焚,在高高的腊梅岭上,他带领村民成立护林造林队,开始了“第二次保卫战”。在周永开的坚持和带领下,“绕着走”的村长、泼辣的骂山嫂子、退伍军人、家具小商人、爱喝跟斗酒的村民……纷纷加入守山护林的队伍,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产业新路。
  这段荡气回肠的当代愚公传奇,生动诠释了周永开“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初心使命。同时,该剧巧妙融入山歌、抬工号子、背二哥等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大巴山风情。
  舞台上,演员们生动再现了周永开不遗余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诸多动人场景——面对不理解的村民,他用坚持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面对留不住老师的村小停课,他叫来外孙女支教;面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每一幕结束,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947年至1949年,周永开曾任巴中县委委员、化成(南部)区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担任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带领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巴中的莲花山林场,也由此从砍树的林场变成了植树造林的全国先进林场。

观看首演 他称“做的工作还很不够”

  该剧主创人员介绍,《北斗星下》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出品,已纳入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2021年)和四川省廉洁主题剧目。在成都演出前,该剧目已在达州市巴山大剧院演出四场,近50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演出,社会反响强烈。
  “我要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深感我做的工作还很不够,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再教育……”6月8日晚,《北斗星下》在达州市巴山大剧院首演,应邀到现场观演后,周永开本人如是说。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终身,就是到你死的那一天!”解放前,周永开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自己工作过的达州、巴中两地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
  从达州市纪委离休后,周永开发动村民常年坚持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已成功造林800余亩。其间,他私人出资3万多元购置树苗,并向当地纪检部门争取到3万多元资金,在龙王塘种植华山松500亩,命名为“清风林”。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07年花萼山成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业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