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四川-
A12四川
  • ·用文物讲述中国那段“火红年华”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

用文物讲述中国那段“火红年华”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王东供图

九人主题雕塑

席棚书店

“干打垒”门诊部

铁塔见证攀枝花电力建设历史

  近日,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热播的电视剧《火红年华》,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攀枝花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来到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燃烧自己的“火红年华”,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新兴工业城市,并带领青年一代积极顺应国家发展,创新升级新工业体系,踏上新的光辉历程的故事。
  拉开电视剧第一集序幕的,是一张来自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创业者群像浮雕。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奔赴攀枝花,独家对话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听他讲述博物馆里藏着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火红年华故事。

9人群雕
蕴含深厚三线建设精神

  在拉开《火红年华》第一集序幕的创业者群像浮雕上,共有9人,包括7男2女。
  他们有的头戴矿灯,专注地挥舞着手中的铁镐;有的戴着眼镜,对着图纸指点;有的扎着麻花辫,紧盯着勘探设备里的信息,并在纸上记录;有的赤裸着上身,与同伴一起人扛起看不见的重任;有的戴着安全帽,将沉重的铁轨扛在肩头,迈出了意气风发的步伐;有的敞开上衣,奋力挥着右手,张开的嘴仿佛在喊着什么……
  在张鸿春看来,这个浮雕的9个人,分别扮演着地质勘探、测绘、设计、采矿、炼铁炼钢等角色,还寓意着当年的“九大指挥部”,彰显了墙上镌刻的“熔铸历史丰碑铭记峥嵘岁月”主题,反映了三线建设时期,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攀枝花,建设钢铁战略基地的生动场景,再现了当年三线建设者激情燃烧的岁月,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攀枝花建设
让毛主席牵肠挂肚

  时光倒流,回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样的画面,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中国开启“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上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战争阴影笼罩新生的共和国,老一辈领导人未雨绸缪,决心建设新中国工业战略备份——史称“三线建设”。“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在时代号召下,数十万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从全国各地奔赴大西南,在攀枝花构筑起新中国的西南钢都。
  剧集开始时,已白发苍苍的主角夏方舟拄着拐棍,穿过一道红底白色写有对联的大门,只见上联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下联为“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横批为“全力支援三线建设”。夏方舟缓步独行,穿过这道门,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重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张鸿春看来,这道“对联门”里,藏着让“毛主席睡好觉”的密码。
  历史上,1964年6月8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谈到三线建设时他说:“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来,睡不着觉。”
  事实上,后来的攀枝花不仅搞起来了,还建成了一座常住人口达121万的城市。

铁塔见证
电力奇迹点亮第一盏灯

  穿过那道“对联门”,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银灰色铁塔。“别小看这座小小的铁塔,它可是攀枝花光明的见证者。”张鸿春说,开发前的攀枝花是块不毛之地,没有基础设施,没有道路、没有水,也没有电,建设条件非常艰苦。
  “在此背景下,当地提出了三线建设电力先行的口号。”张鸿春说,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仅有成都变电工程处的6名电力职工,他们携带三千瓦功率的柴油发电机来到攀枝花。在金沙江畔夜以继日架线路,披星戴月建电厂,为城市和工厂送去了光明与动力。
  当年的开拓者们,用战天斗地的精神“打伞发电”,于1964年9月7日终于点亮了攀枝花的第一盏灯。

席棚子里
画出攀枝花建设蓝图

  镜头,随着夏方舟的视线,停留在当年的生活区。建设者们用黄土和席子筑墙,盖起了最简陋的房子,建起了“席棚书店”、“干打垒”卫生院和工地商店。
  张鸿春指着那个用席棚子搭建起来的标注着“新华书店”的建筑说,这个场景还原的是当年的“席棚书店”,也是攀枝花的第一家新华书店。而这样的席棚子建筑在当年的攀枝花比比皆是。
  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最早来到的是矿石采样队和地质勘察队,住席棚子,喝泥浆水,他们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将数千吨的矿样运到江边、运出大山。当年的办公室都是席棚子,在席棚设计院,他们设计出一张又一张图纸。最终,通过智慧与巧手,将图纸变成了现实。
  显然,旁边的“干打垒”房子看上去要坚固得多。而这种坚固,仅仅是源自墙壁不是薄薄的席子,而是厚厚的土墙。
  明明是土墙,为何称其为“干打垒”?面对记者好奇的追问,张鸿春解释,当年,进入攀枝花的建设者们解决住房问题,除了搭建席棚子外,就是用两块木板,中间填充湿土,然后用木杵夯实后,取下木板形成墙体,上面盖上油毡纸或茅草。“这就叫干打垒。”张鸿春说,千万不要看它简陋,这种房子冬暖夏凉,特别适合山区居住。除了在博物馆看到的“干打垒”卫生院外,攀枝花的第一所小学也是“干打垒”学校。

博物馆
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文物

  在这座“国字号”博物馆里,还有很多这座城市的历史印记。比如,一座100平方米大小的浮雕墙上,雕刻着上百位人物。
  张鸿春首先讲起了邓小平和这座城市之间的故事。那是1965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攀枝花秘密视察三线建设,他不辞辛苦,顶着烈日踏勘矿点,为攀枝花的开发建设解决难题,并盛赞这里“得天独厚”。在这座浮雕墙上,张鸿春还找到了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地质专家常隆庆和刘之祥。
  “电视剧里露出的只是博物馆的冰山一角,里面还有很多值得大家铭记的文物。”张鸿春举例,比如用1970年7月1日出产的第一炉铁水浇铸的写有“攀枝花”字样的攀钢“七·一”纪念铁;曾参加过夺铁大会战的“东方红”牌推土机;以炼铁专家周传典为代表、成功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难题,将国际公认无法冶炼的“呆矿”变为“金矿”的“一百单八将”科研人员合影等。
  张鸿春说,“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们‘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重要支撑。三线建设者铸就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再创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