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寻找2021成渝文旅新地标”投票火热进行中
  • ·水更清草更绿 兴隆湖“换妆”归来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经过14个月水生态综合提升之后重新开放

水更清草更绿 兴隆湖“换妆”归来

重新开放的兴隆湖。周勇良摄

湖边增加的休闲设施。

  10月25日,在经过14个月的水生态综合提升之后,兴隆湖重新开放。水域面积4500亩,蓄水量670万立方米,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兴隆湖早已凭借自身优势,晋升为成都的网红打卡地。
  从默默无闻到地标性点位,兴隆湖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
  10月25日,“寻找2021成渝文旅新地标”记者走进兴隆湖,感受这处城市湖泊的大气与魅力,揭秘其为何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生态之肾”与候鸟天堂

  2013年11月,兴隆湖开工建设,充分利用低洼地形,壅水成湖。这里的建设目标是天府新区的“生态之肾”。
  成都对这片区域格外“关爱”。根据《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对兴隆湖及周边14.04平方公里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并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
  兴隆湖不负众望,水质从最初蓄水时的劣V类慢慢变成IV类,再经过本次治理,水质达到III类。
  兴隆湖也成了候鸟的天堂。每年初冬,湖面上鸟叫声开始密集起来,数百只候鸟与薄雾齐飞,在湖面上成群盘旋。据公开报道,就在去年冬天,兴隆湖迎来了三位稀客——三只野生小天鹅。在成都已经40年没有野生小天鹅的观鸟记录后,兴隆湖终于迎来自己的老朋友。
  2020年8月底,天府新区启动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暂时将其关闭。如今,它以全新的姿态,再次盛装归来。

成都“产城湖”的成功样本

  兴隆湖不仅是一池水、一片湖,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从网红的角度来讲,2020年,天府新区经过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多轮遴选,目标是为兴隆湖增添两处网红打卡地——儿童艺术中心、路演中心。
  儿童艺术中心位于兴隆湖北岸,在为儿童提供艺术休闲功能的同时,也为都市居民提供一处亲近自然的场所。路演中心位于兴隆湖东岸与鹿溪河交界处,以兴隆湖山河风光作为背景,打造集露天音乐会、科技新品发布、时尚秀场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经济路演中心。
  “智慧”,是兴隆湖的显著特征。这里的智慧生态系统通过多杆合一技术,将兴隆湖的湖面、湖底环境可视化、数字化,便于实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动态管理兴隆湖,防范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兴隆湖生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环湖而建的成都科学城,已让兴隆湖成为成都“产城湖”的成功样本。

清水型生态系统助其“蜕变”

  很难想象,2013年之前,兴隆湖不过是鹿溪河流域的一处低洼之地,如今华丽转身,“秘密”是什么?
  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中应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兴隆湖湖区中建立水生态系统,以保证湖区水质及提高透明度的景观效果。
  据悉,本次兴隆湖的生态修复不仅对湖岸地形做了精细化的处理,而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整个湖底做了地形设计和地形的修复。
  兴隆湖以林草湿地为基,统筹“生命共同体”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林、水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这是兴隆湖生态修复与景观品质提升的核心。在兴隆湖平静的水面之下,水泽、草泽、林泽形成了有机的生态序列。
  其中,沉水植物可以在水下形成复杂的生态空间,从而维持水生动物的良好生存,加上水鸟等动物的加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维的食物网结构。它们不仅保证着兴隆湖水的自净功能,也保证了兴隆湖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采用拟自然的生态搭配手法,保证四季有景。在整个植物空间上,最底层为地表覆盖层,选择观赏草或抗逆性较强的非禾本科草本植物,能有效生长控制杂草入侵;中间层是季相主题层,选择不同花期主题的植物形成动态演替的可持续景观;最高层为结构层,选择高杆草本植物或灌木形成空间结构支撑,整个植物组团空间错落有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