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绵茂公路最后一座隧道贯通 预计明年底通车
  • ·久马高速建设提速 首座特大桥半幅贯通
  • ·四川科学家唐文春获全国地质行业最高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37年参与和主导探明20余处大中型矿藏

四川科学家唐文春获全国地质行业最高奖

唐文春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

  10月26日,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总工程师唐文春荣获本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简称李四光奖)设立于1989年1月,是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项。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分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地质教师奖和荣誉奖。获奖者一生只能授予一次。
  在四川,包括唐文春在内,目前只有18人获得过李四光奖。

感言
心怀“国之大者”
抓住地质发展机遇

  李四光奖的评选是为了纪念我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李四光,继承发扬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积极从事野外、科研和教育实践,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励全国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作贡献。
  颁奖仪式结束后,唐文春等人参观了李四光纪念馆,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李四光独到的科学见解和奉献精神。“李四光等地质前辈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唐文春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要像前辈一样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发挥地质科技的先行基础作用,推动地质工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地质事业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时代,有挑战,但机遇更大。”唐文春说。

成就
参与和主导
探明20余处大中型矿藏

  唐文春是谁?属于他的头衔有很多:理学博士,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
  今年56岁的唐文春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基础地质工作,带领团队在阿坝州可尔因地区建立了“构造-岩浆-流体耦合的伟晶岩大脉”成矿模式,探明了4处大型及超大型锂矿床,累计查明新增氧化锂资源储量超过170万吨;通过川西北高寒草原区超微细金矿化探方法试验及找矿靶区研究,发现并评价了新康猫超大型金矿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耦合”的找矿思路,指导平武银厂金矿深部找矿,新增资源储量接近两个大型规模……他先后发表论文26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
  找矿,就像寻宝。地质队员就像武功高强的江湖侠客,在茫茫荒野中、在漫山遍野的普通石头里,探寻远古时代留给人类的宝藏。国际上公认的找矿成功率不足3%。也就是说,在100个矿藏靶点里,能找到3个矿床已非易事。但在唐文春这里,这个概率失效了,37年里,他参与和主导探明的大中型矿藏有20余处,寻到的“宝”潜在价值数千亿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综合川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