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5万件/套馆藏革命文物等你打卡
  • ·我省不可移动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 ·(上接01版)
  • ·革命文物如何保护利用?四川准备这样做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革命文物资源有多丰富?

5万件/套馆藏革命文物等你打卡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四川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这里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线——保路运动的发生地,而且还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地,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
  四川革命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如何?近年来是如何发展利用的?11月1日,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四川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李晓林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切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革命文物资源遍地开花

  四川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域,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的省份,也是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经历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刘伯承等革命先辈曾在四川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朱德、邓小平、陈毅、赵一曼、江竹筠、卢德铭、张思德等四川儿女,在革命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四川解放、川藏公路建设、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研发、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等,为四川留下了丰厚的革命文物资源和精神财富。
  据统计,四川革命文物资源多、分布广,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均有不同时期的革命文物遗存。四川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居全国第六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4处,居全国前茅;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0余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在红军长征途经全国15个省(市、区)中位列第一。四川有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70家,馆藏革命文物5万余件/套。如此繁多的革命文物资源,等你来参观打卡。

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

  革命文物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构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红色记忆,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革命文物如何保护利用?濮新介绍了一系列举措。
  近年来,四川省文物局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力度,积极构建规章制度体系,出台《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制定《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广元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度。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将泸定桥、夹金山等44个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等“9+2”展示园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展示园。率先启动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完善《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规划》,制定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区域保护利用协调合作,与陕西、重庆签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实施保护利用重点工程,积极抢救保护革命文物本体、改善革命文物生存环境,推动实施朱德故居、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启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纪念馆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陈升级项目,争取资金2.15亿元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川陕片区红色文化公园建设等32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文物资源融入旅游发展

  近年来,四川狠抓革命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拓展和延伸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成功创建A级红色旅游景区46个,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成为爱国主义、国防、廉政、党性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
  同时,四川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康养度假、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入融合发展,一系列举措成果斐然:把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与“成渝双城经济圈”“长征文化公园”“黄河国家公园”等国家战略、重大项目、区域品牌建设融合发展;将城镇的红色景区融入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消费场所统筹建设,彰显“宜居、宜业、宜游”;将乡村的红色旅游景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务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各方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旅游产业链,释放融合叠加效应。
  近年来,优质的红色经典剧目,也给省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推广红色资源的窗口。四川通过开展红色文艺作品创作、展演,举办系列红色主题体育赛事等,让红色文化融入生活、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举办“天府文创大赛”、红色文创邀请赛、红色文创大讲堂等,推动红色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开发,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