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中西部地区首个都市圈获批

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成都加快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航拍成都。

  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后,西南地区再次迎来利好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明确,以成都为中心并涵盖德阳、眉山、资阳约3000万人的区域内,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获批的都市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内容,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优势,推动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成都都市圈为何能从全国脱颖而出?将如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国领先
成都都市圈脱颖而出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放眼全国,目前仅有南京、福州、成都三个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为何能脱颖而出?
  首先,地理位置重要。成都都市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交汇点,是协调四川南北发展的战略纽带,是推动建设经济第四极的发展重要引擎。
  “同时,成都都市圈拥有产业发展优势。从前期的成资(阳)、成德(阳)、成眉(山)共建产业园区,到后来的成资、成德、成眉单独推进产业,各方面已具备了很好的都市圈建设基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盛毅认为。
  区域也极具发展潜力。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重大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加速成长,文体旅游、现代物流、商业贸易、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向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发起冲刺。
  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
  具体建设任务上,《规划》提出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八大任务。

探索实践
成都都市圈加速“成圈”

  近年来,四川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在交通、政务、公共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互连互通,为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提前“探路”。
  交通方面,2020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德阳市人民政府、眉山市人民政府、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关于成都外环铁路共建共管框架合作协议》,致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据蜀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为一条新建双线客运专线铁路,正线运营长度479.9km,线路串联了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19个区(市)县,连接了进出成都的11条干线铁路以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部新区、都江堰、青城山等重要区域,是一条打造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有效实现多网融合的成都都市圈客运专线。
  政务服务方面,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地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和企业办事服务需求,推动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异地可办”,逐步实现“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公布了2批《成德眉资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共计100项,可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办。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成都图书馆、德阳市图书馆、眉山市图书馆、资阳市图书馆共同签订了《“成德眉资”公共图书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已实现四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
  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都市圈的建设要聚焦“优势互补、相互成就”,以都市圈理念共同推动成德眉资现代化建设。据悉,今年四川发布了2021年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十件大事任务细分方案、184个重大建设平台和157个项目清单,总投资约10677.35亿元,包括加快推进“三区三带”建设、打造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编制出台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激活生态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体新场景等方面。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后,不仅利于成都辐射带动全川发展,也有利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
  摄影 雷远东

专家观点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小琪:
成都都市圈内应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都都市圈究竟应该如何建设?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11月2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西部研究院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小琪。
  记者: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王小琪:信号很明确,说明成都都市圈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程度很高的都市圈。而且,都市圈内部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记者:成都都市圈获批后,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小琪:一般来说,都市圈有三个最主要特征。一是地缘接壤或接近,交通比较发达,通勤的距离一般在1个小时以内;二是它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梯度结构,能够形成增长极;三是城市化水平很高。
  成都都市圈获批后,主要将发挥两个作用:一是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在技术、产业、业态、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然后再向更广大的地区推广;二是辐射带动的效应。因为都市圈本身的集聚程度比较高,通过进一步推动都市圈的建设,能够加强这种聚集效应,不断强化圈层结构,就能在集聚的基础上,更好地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成都应该如何抓住先机,和圈内的伙伴协同合作,增强整体区域竞争力?
  王小琪:首先,成都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要以建设成都都市圈为契机,加快人口要素、产业等更充分、更有效地配置、流动。同时,要形成资源和利益的共享机制,包括财税、金融、招商引资等,这些机制让成都跟圈层内部的伙伴之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真正实现协同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