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宽窄巷-
A15宽窄巷
  • ·南越王墓曾出土4000多粒墨丸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南越王墓曾出土4000多粒墨丸

南越国宫署文房用具首次展出

沈荃《行书临兰亭序》手卷清安徽博物院藏

《程氏墨苑》

石砚 南越国南越王博物院藏

  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耘畦图墨模、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捡晒图墨模清安徽博物院藏

  由南越王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翰墨飘香——文房四宝专题展》正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开展。展品涵盖了安徽文房四宝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类型,以及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珍贵文物共128件套,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房用具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展览分五个部分 呈现中国文房四宝发展历程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画工具,被誉为“文房四宝”。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笔、墨、纸、砚的历史由来已久。
  中国早期绘写材料以岩壁、陶器等为代表,商周时期以甲骨和青铜器为主要绘写材料。从春秋战国,直至东汉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则以缣帛、竹简、木简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由于“缣贵而简重”,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纸便产生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两汉时期纸已被运用于书写和记录,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早在殷墟的甲骨上已有墨书的文字,目前可见最早的墨出土于湖北江陵战国墓。早期人工墨主要成分多为松烟,制墨以实用为主,手捏成形,使用时将墨丸放置于砚石上,用砚石压磨。南越文王墓就出土了4000多粒墨丸,历经2000年,依然墨色如新。
  中国使用毛笔历史悠久,新石器的彩陶、商代的甲骨、金文上均可觅到笔的痕迹。先秦时期毛笔有“聿”“弗”“不律”等多种称谓,秦朝统一称为“笔”。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它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演变而来。早期石砚以自然石料简单加工而成,除石砚外汉代还有陶砚、漆砚、铜砚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瓷砚和银砚,隋唐时期,出现了端砚、歙砚、鲁砚、澄泥砚等名砚。
  本次展览分“寿越千年——纸”“松烟不朽——墨”“治世之功——笔”“玉德恒久——砚”和“怡情雅趣——文房清供”五个部分,以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呈现中国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房之美,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思雅趣与生活态度,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徽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的故乡,“四宝”俱全,是中国古代文房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展览展出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众多珍贵藏品,包括:“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耘畦图墨模(清)”、“沈荃《行书临兰亭序》手卷(清)”、“黄山集锦墨(清)”等。
  本次展览展出的岭南文房珍品特别值得一看。广州地区考古出土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房珍品,其中就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墨丸、石砚,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木简和研石及研板、东晋青瓷砚、唐代端砚和宋代“端砚”铭款端砚等。其中,宋代“端砚”铭款端砚为首次与观众见面。

石砚与墨丸 年代最早刻有“端砚”的实物

  南越文王墓出土了3块石砚、4块研石以及4000多粒墨丸。墨丸出土时成堆散落在地面,有的墨丸上粘附木胎残片及少许漆皮,可知原盛于一个木胎漆盒内。墨丸色泽黑中微泛红,质地细腻,呈小圆饼形。从外形观察,其制作应该是将糊状原料随意滴聚成型,故大小不一。
  其中一套石砚置于前室顶门器上,其上粘有墨迹,墨色黑中泛红,与前室墙壁上朱墨卷云纹和西耳室出土墨丸的墨色一致,应是工匠彩绘完前室后留下的实用器。这对中国早期文房四宝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端砚”铭款端砚于2004年12月在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原儿童公园)出土,该砚现为南越王博物院所藏。砚台为通体青灰岩石一次雕刻而成,石质细腻,仅存砚额和少部分砚池。砚额为圆弧形,正面刻祥云如意纹,纹饰内自右向左刻写“端砚”二字。砚身正面凿两个砚池,可惜残缺严重。这种双池砚又名“双履砚”,自宋代开始出现使用。双履砚可谓“官家用砚”,在元代、明代的木刻版画上,公堂场景的画面中常常会出现双履砚的身影,因砚池可一边贮朱,一边载墨,常用作古代公堂用砚。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在区域属于宋代子城的官署区,是经略安抚使司署等所在地,因此发现这件端砚残片也就不足为奇。
  据文献资料记载,端砚在唐代已广泛使用,但多以“端州石砚”、“端溪紫石砚”等指代,直到宋代才名“端砚”。这件石砚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且明确刻写有“端砚”二字的端砚实物,意义非凡。
  茧纸,古代书画用纸之一。起源于魏晋年间,是继承和发展了东汉蔡伦所用的“树肤”造纸法制成。纸质白细且有光泽,其上纤维交织如蚕茧丝,故美其名曰茧纸。此次展出的沈荃《行书临兰亭序》手卷为安徽博物院所藏文物,此手卷用整幅白薄茧纸书就,属于最上乘的一种御贡茧纸标本。
  沈荃,出身诗书名门,为松江府沈氏家族后人,其十世祖为明代书法家沈粲。沈荃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后被康熙赏识及重用,成为“书法帝师”。沈荃去世后,康熙特旨给沈荃加谥号“文恪”,开清代词臣以三品赐谥的先例。

墨模与墨谱 古代艺术水准最高的墨谱图集

  本次展览展出的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耘畦图墨模为一级文物。墨模由长方形外框和形制各异的上、下内印模组成。上印模阳刻诗文描述,下印模所刻棉花图中从播种到织布的各种劳动场景。此套墨模是光绪年间胡开文仿乾隆三十年《御题棉花图》翻刻。顶部刻“两淮贡墨”款。
  《御题棉花图》拓本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是我国古代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胡开文为清墨四大家之一。清末,胡开文墨业崛起,很快风靡全国,成为徽墨集大成者。
  展陈中的《程氏墨苑》是明万历年间制墨大师程大约编,著名画家丁云鹏绘图,徽刻名工黄轔、黄应泰、黄应道镌刻的墨谱。有明万历时期滋兰堂刊彩色套印本及墨印后定本。全书共收录程君房所造名墨图案五百二十式,全书分: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
  《程氏墨苑》是中国古代艺术水准最高的墨谱图集。程氏在墨的造型设计和图式安排上新意迭出,丁云鹏的图稿精丽绝伦,黄氏三匠的刻工勾凝断顿,线条细若胎毛、柔如绢丝,曲尽其妙。《程氏墨苑》印制十分精美,套色印刷有首创之功。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