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希望虎年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精气神
  • ·羊肚菌产业“第一镇”的乡村振兴梦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 销售占比达20%以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羊肚菌产业“第一镇”的乡村振兴梦

新春村河滩上的羊肚菌大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1月15日,巴中市通江县新场镇一处滩涂上,数百座排列整齐的羊肚菌大棚蔚为壮观,阳光打在黑色塑料膜上反射出耀眼光芒。这片大棚,承载着新春村村民的致富梦想。村民何继珍种了35亩羊肚菌,如果风调雨顺,三个月后有望实现80余万元产值。
  小通江河在新场镇拐了一个湾。每年阳春三月,两岸油菜花海随着河道一路蔓延,这里也成了川东北一个知名赏花地。今年油菜花开时,正是该镇羊肚菌产业的首个收获季。“我们欢迎大家来赏油菜花、尝羊肚菌美味。”新场镇党委书记陈尚文发出邀请。

河边滩涂冒出数百座种植大棚

  新春村与新场镇街道一河之隔,这片小通江河经年冲积而成的河滩,含沙量大,无法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何继珍与其他村民一样,平时主要种一些蔬菜,土地利用价值似乎不大,家庭收入不甚理想。前些年,何继珍一直在外务工。
  2021年,羊肚菌进入新场镇,一些合作社与散户试种,尝到了甜头,这个“新物种”开始被更多人认识、接受。
  “羊肚菌对土质有特殊要求,最好是沙土。”陈尚文说,他们将目光投向河边数百亩滩涂,在专家指导下对土壤进行改良。
  年过六旬的何继珍拿出年轻人一般的干劲,将自家和流转的总计35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羊肚菌,建成70座塑料大棚,每天天一亮就一头扎进去,下种、除草,忙时要雇请四五个劳动力。
  很快,新春村200余亩河滩上,400多座大棚拔地而起,它们依山面河整齐排开。对于何继珍、对于新春村人,这片昔日不起眼的滩涂,无疑是梦想起航之地。

“培育成与通江银耳齐名的品牌”

  滩涂“变形记”,是通江县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切片,同样承载了新场镇的乡村振兴梦。
  通江是传统的食用菌种植大县,小通江河流域被规划为食用菌产业带。新场镇8个村居委会,就有5个发展食用菌产业。10个基地共搭建大棚3000余个,种植面积2000余亩,预计产量15万斤,产值6000余万元。300多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务工,预计户均综合增收5000元左右。
  陈尚文以新春村为例算了一笔账,该村专业种植羊肚菌,400个大棚预计可产羊肚菌12000余斤,产值48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预计8000元以上。
  试种者所获取的成功、羊肚菌本身巨大的“含金量”,极大催生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也让新场镇一跃成为全县羊肚菌产业“第一镇”。
  2021年12月底,新场镇最后一批羊肚菌种下地。一些下种较早的地方,菌丝已经破土,最快今年3月就可进入市场。
  与高价值相伴生的,往往是众多的不确定性。毕竟是首次大面积种植,陈尚文满怀期待的同时,又多了一些冷静,种子的优劣、土壤气候、管护水平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收成。镇党委政府希望能与食用菌领域权威专家密切合作,为广大种植户全程把脉、护航,“把通江羊肚菌培养成为与通江银耳并驾齐驱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