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品读-
A16品读
  • ·60多万字“英茶行日记”再现中英400年茶文化交流史
  • ·挑灯看剑的诗意与豪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挑灯看剑的诗意与豪情

——读刘笑伟诗集《岁月青铜》

《岁月青铜》

  

□张国领
  一本书里能藏得下什么?一片树叶、一枚书签还是一封情书?假如说一本书中能藏千军万马,你肯定会摇头一笑说:“吹牛。”
  但是几天前,当笔者打开一本诗集,还真在其中发现了“千军万马”。
  这本书就是诗人刘笑伟的新作《岁月青铜》。
  简短响亮的书名,天蓝色封面的精装版本,典雅而大气,乍一看还有几分深海静流般的沉厚。但翻开这素雅与恬淡,走进诗里行间,听到的是金鼓声震、吹角连营,看到的是沙场点兵、旌旗摇动,感受到的是挑灯看剑的壮心与豪情,长缨在手的自信与必胜。
  每一篇诗作,每一行诗句,只要用心吟诵,就有钢与铁碰撞相击的铮铮之声传来,带着振聋发聩的轰鸣,恰似排山倒海的波涛奔涌,又如天崩地裂的巨石呼啸。若细品慢读,似又闻箭簇从远古镝鸣而来的悠远、深邃和执著,看到马蹄撞击石板路溅起的火花,还有荒野大漠中的霹雳弦惊,夜幕黑云下闪烁的蓝光,那气势、那场面,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胯下马、掌中枪。诗人驾驭文字、挥洒诗意的凌厉勇猛,真如一股股势不可挡的旋风突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般的骁勇。
  读《岁月青铜》,有一种东西总在笔者心中按捺不住地向上升腾,而一时又无法准确地说出那种感觉是什么,是火焰?是狂飚?是飓风?是豪气?还是英雄的阳刚与胆略?应该说都有,但又不能简单地用其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就像一股雄风直挂云帆,把笔者的胸怀也鼓涨得满满的,想要去突击,想要去冲锋,想要一夫当关,想要决胜千里。
  众所周知,最能激起军人灵感的,无疑是号角,是冲锋的号角,是战斗的号角。任何时候只要号角响起,热血就会被激荡,并迅速地把全身每个细胞调整到最佳状态。军人的最佳状态不是坐姿,不是站姿,而是不顾生死向前冲锋的姿态。《岁月青铜》正是将大量笔墨着色于这一姿态,让军人读了有跃跃欲试之感,让普通读者读了有安心宁神之功。
  金戈铁马,四面边声,自军旅诗诞生以来,抒写的就是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悲壮气概。看书中第一集《钢铁集结》,笔者眼前就闪过一道亮光,亮起一抹剑锋。这一集的首章,也是全书的首章,笔者曾反复诵读这些诗句:
  这是战斗的集群在集结。
  电磁的闪电蓄满山冈,巨舰驶向深蓝。
  我们是深山密林内,大漠洞库里,直指苍穹的利剑,是冲击蓝天的极限飞行。
  是惊涛骇浪里,潜在最深处的
  无言的威慑。我们是神舟,是北斗,是天河,是天宫,是嫦娥,是蛟龙,是写在每个中国人脸上自豪的微笑。
  ……
  不知道读到这些诗句的军人,读到这些诗句的中国人,读到这些诗句的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想,但笔者是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声由衷的赞叹,为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喝彩。
  身为《解放军报》记者,刘笑伟一定不止一次去过中国军队红蓝对抗的练兵场,那里让千千万万的军人向往,也让众多指战员在这里承受钢与铁、水和火的打击、淬炼。凡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出去的部队和军人,都更加威武雄壮、自信满满,因为他们的意志和能力、血性和胆略,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和拼赢意识,都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与锤炼。所以刘笑伟能够写出《钢铁集结》,但仔细一想,集结的仅仅是钢铁吗?
  诗人告诉我们,这里有蓄满山冈的电磁,有驶向深蓝的巨舰,有直指苍穹的利剑,有蓝天上的极限飞行,有潜龙在海的威慑,有神舟有北斗,有天河有天宫,有嫦娥有蛟龙在手……如今,高精尖的军事科技,已被中国军人熟练掌握了。它们的作用,不是为了开战,而是为了止战;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屈人之兵。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在每个中国人的脸上写满微笑。
  《钢铁集结》只是诗集中的一个章节,而整本诗集都是诗人文思、诗情的延伸和加固。这样的诗只有军旅诗人的笔下能够诞生,只有既是优秀军人又是优秀诗人的人,才能够才情洋溢、诗思纵横地写出来。
  刘笑伟在《勋章》一诗里写道,只要在人群中看一眼,就知道谁是当过兵的人,因为当过兵的人胸前都有一枚闪闪发光的东西,那就是勋章。在他笔下,这一枚勋章不是看得见的奖牌,而是岁月静好。
  在诗人的心中,军人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为的并不单单是那枚小小的军功章,他们追求的勋章是造福于神州大地上十四亿人民的和平岁月。所以当过兵的人,胸前都有一枚勋章,这枚勋章记在老百姓的心上,佩戴在战士的赤心忠诚中。
  在《岁月青铜》中,刘笑伟以其深厚的军人素养和文学积淀,紧扣强军时代节拍脉搏,担当起军旅诗人的文艺使命,善于观察、思考、发掘独到的诗眼,把似流水易逝的平凡岁月,铸就成青铜金文般的恒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