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乌美总统通话支持外交努力推动和平
2月10日,在乌克兰基辅的总统办公大楼前,市民在为迎接新年临时搭建的滑冰场上滑冰。 新华社发
美国媒体13日报道,美国政府打算在今后一两天内从乌克兰首都基辅撤出所有美方人员。另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消息,乌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当天与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通话讨论乌安全局势,双方表示支持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推动和平进程。
按照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说法,美国政府“正准备在接下来24至48小时内从基辅撤出所有美方人员”。
拜登和美国务院此前反复警告美国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声称俄乌之间的局势“可能迅速失控”。
美国务院12日说,出于安全考虑,美国驻基辅的部分外交人员正转移至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国务院敦促美国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据美国驻乌大使馆的说法,乌克兰邻国波兰已同意简化美国公民入境手续,以便他们离开乌克兰。
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12日在夏威夷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下令驻乌大使馆的大部分人员撤离,是因为“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风险足够高,威胁足够迫近,需要谨慎应对”。
布林肯说,大部分外交人员撤离后,美国将在乌克兰保留一个“核心外交团队”,与乌克兰籍雇员继续工作。
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近期持续紧张,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美国、乌克兰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声称俄罗斯在靠近乌东部边境地区集结重兵,准备“入侵”乌克兰。俄方予以否认,强调北约活动威胁俄边境安全,俄方有权在境内调动部队以保卫领土。
美国近日持续渲染俄乌之间的战争风险,声称俄罗斯将在今后几天“寻找借口入侵乌克兰”。不过,美联社援引泽连斯基助手的话报道,泽连斯基13日与拜登通话约一小时,坚称乌克兰处于“安全可靠的保护”之下。
按照乌克兰总统府的说法,泽连斯基感谢拜登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同时表示,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因此只有强大的乌克兰军队才能确保我们国家的安全”。
泽连斯基还在通话中邀请拜登“在接下来几天内访问基辅”,作为支持乌克兰的“强有力信号”,以助稳定局势。
不过,白宫当天发表的声明没有提及上述邀请,而是说两国领导人同意以外交和遏制并举的方式应对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军队的行为。
泽连斯基此前也曾质疑美方关于“俄罗斯入侵”愈演愈烈的渲染。他12日在一场记者会上说,目前有太多俄罗斯可能“入侵”乌克兰的说法,希望传播这类消息的人给出确凿证据。
目前,舆论战已成为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凭借其掌握的舆论优势,不惜祭出假新闻等手段,大肆渲染“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等耸人听闻的言论。对此,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无法坐视不理,表态称“美国夸大俄罗斯对乌克兰威胁另有目的”。
美国通过不同渠道渲染“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消息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如此,美国方面似乎仍不满足。本月4日,美国彭博社在官网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一耸动的新闻标题虽然在约半小时后即被删除,且事后彭博社也发布声明解释称,这是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标题,是无意中发布的,对此深表遗憾。但为何要事先准备好这样的标题?彭博社又是否真是“无意”中发布的呢?
俄媒披露称,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近日都曾大肆渲染俄罗斯威胁论。除美国媒体外,美国政客也亲自下场炮制类似新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近日甚至公开宣称“俄总统普京将下令对乌克兰发动袭击,可能明天就开战,也可能是几周后”。更有美国媒体连具体日期都言之凿凿,称俄方定在了今年2月20日“入侵”乌克兰。
彭博社等媒体发布假新闻事件发生后,俄方迅速作出反应。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这表明加剧紧张局势的正是西方国家。佩斯科夫不无调侃地说,也许俄方今后在描述虚假报道时,可以用“彭博新闻”一词来代指“假新闻”。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气愤地表示:“实际上最近我们每天都在目睹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的舆论造假,其目的就是编造‘俄罗斯威胁’、俄罗斯即将发动的所谓‘袭击’、莫斯科实施的所谓‘计划’等。我甚至都不想再重复这些废话了,你们可以自己在西方媒体上读到。”
目前,上至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至俄各层级官员,都多次重申“俄罗斯没有任何入侵乌克兰的计划”“俄在本国境内调动军队合理合法”“俄方军事部署目的是应对北约东扩的威胁”。然而,美西方对此显然充耳不闻。
俄媒就美西方炮制的假新闻批评称,“因为担心你犯罪,你就犯罪了”,这是什么逻辑?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自1月10日开始,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的“安全保障”谈判轮番上演,但由于分歧过于严重,谈判无果而终。不仅如此,谈判后美国甚至准备再次祭出对俄新的制裁法案。
俄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弗拉基米尔·科津2月4日在题为“美国和北约‘答复’的根本缺陷”一文中对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安全保障”建议的书面答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三大缺陷”。科津认为,这两份文件暴露出美国和北约达成单方面军事优势的企图,且他们对俄罗斯的安全要求视而不见。
2月1日,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表态称,乌克兰只是“美国的工具”,美国企图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遏制俄罗斯。“把俄罗斯拖入某种武装争端,之后,美国就可以在欧洲盟友的帮助下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普京说。可见,俄方对美国的伎俩了如指掌。
据美国国防部官方数据,仅2021年,美国就向乌克兰提供约4.5亿美元援助。美国政府去年12月批准了向乌克兰提供2亿美元的额外防御性安全援助计划。截至目前,这一计划已经被分批实施,超过300吨军事物资已运抵乌克兰,其中不乏先进的进攻性武器。与此同时,在1月24日至2月4日举行的代号为“海王星打击-2022”的军事演习结束后,美国开始单方面向欧洲增兵,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乌克兰基础设施部13日发表声明说,乌方未关闭领空,也未对在乌运营的航空公司施加限制。
声明说,有关“乌克兰要关闭领空”的说法不实,关闭领空属国家主权,但乌政府并未做此决定,在乌大部分航空公司仍正常运营。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定于14日访问乌克兰,随后访问俄罗斯,为缓和俄乌局势斡旋。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在朔尔茨出访前说,乌克兰期待与德国平等对话,希望德方给予投资保证。
朔尔茨访乌期间将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会晤,定于15日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与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