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阳光”挣了一个亿
到贤家村康养的老人(2022年1月拍摄)。程立攀摄
贤家村山地公园一角。
绿树鲜花环绕的康养机构。
1月1日,《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个村,挣1亿元有多难?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中,全国仅249个村上榜,其中四川有18个。位于四川南部的攀西大峡谷里,也“藏”着一个靠“卖阳光”挣了1亿元的小村子——贤家村。
阳光怎么“卖”?贤家村还藏有哪些致富“法宝”?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探寻其康养产业收入过亿元的“秘密”。
4月的贤家村是最“清闲”的时候。走进贤家旅游新村,“贤人志士康养之家”的招牌首先映入眼帘,沿着宽敞的大道往里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盛开的三角梅花团锦簇,一幢幢带院子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之间。
这个季节,在此康养的老人基本都已离开,到10月再陆续回来。此时村里的宁静,与康养产业的“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11月初到次年3月底,短短5个月时间,贤家村就能实现康养收入过亿元。
康养收入超过1亿元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村子里登记在册的康养机构有159家、1万张床位,平均每张床位一天收100元,只需要住满超过3个月,就能实现1亿元的收入。”贤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朝宗说,事实上,贤家村实现“满员”100天很轻松,这还不算没有登记的自住房,“1万张床乘以100元再乘以100天,这个账很好算。”
在王朝宗眼里“很好算”的账,放到普通村民家里就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收入。
今年65岁的雷福珍是2020年才变身为康养“服务员”的。“花了150万元修房子,按照宾馆标准修建,2020年11月23日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她说,家里有17个房间34个床位,长租短租都可以。人工方面,就他们老两口和女儿,另外还请了一个厨师,厨师每月工资是6000元,“3月31日最后一批客人离开,大概算了一下,今年康养产业的利润能达到13万元左右。”
得益于独特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米易县年均气温20.5℃,即便是入冬后,平均温度也能保持在15-21℃,午后最高温度甚至可达26-28℃。
说贤家村的康养产业发展是“天和开局”一点都不为过。
2007年,四川省启动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2010年,四川省明确提出:以新村建设为载体,成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攀枝花市确定建成16个重点旅游新村。其中就包括贤家村。而新村建设,正是贤家村加入“亿元俱乐部”的起点。
“最初地批下来没人要,只能村干部带头。”据王朝宗回忆,因为气候好,以前就有人想来此康养,但那时完全没有接待条件,“于是大家商量在新村修建康养机构。”
到2014年,康养机构随着新村一起建成。“没想到第一年,1000张床位就住满了。”王朝宗说,村民一看行情这么好,就陆续开始用自家房屋接待客人。
贤家村5组村民代波也是那时加入“接待大军”的,靠着政府贴息贷款,他和弟弟开起了“天然居”农家乐。据代波介绍,2022年春节前后,60个床位实现毛收入超过35万元,“家里还有5亩土地,康养老人来了还要请几个工人才忙得过来。”
贤家旅游新村的康养产业实现了“弹射式”起步,2015年接待康养游客5万多人次,2016年达到8万多人次,2017年已接近10万人次。
到贤家村的康养人群越来越多,对接待能力造成了极大挑战。2017年7月,在米易县攀莲镇党委的支持下,贤家村康养旅游专合社将闲置多年的原村委会办公楼进行改建和装修,为村子发展集体经济打下基础。
“原来也想过要盘活闲置的集体资产,但当时一是方向不明,二是没有钱。”王朝宗说,康养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资金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贤家村被列为四川省2017年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项目村;二是成昆复线等工程建设征占的集体土地获得的部分集体资金,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投入其中;三是采用‘借鸡生蛋’,将建成后的康养中心预租给成都旅居乐公司,公司先付两年租金。”王朝宗说,这三笔资金共计有200多万元。
2017年12月,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90个房间、可接待190人的“成都旅居乐”在贤家村开门迎客。“前3年每年租金为55万元,之后每年递增6%。”王朝宗说,新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也在建设中,一二楼是办公区,楼上还有40多个房间90个床位可用来做康养,“等今年投入使用以后,村集体经济每年能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毫无疑问,优质的气候条件是贤家村进入“亿元村”行列的“金钥匙”。但在攀枝花,可以“卖阳光”的地方不在少数,贤家村凭什么脱颖而出?
来自成都的吴光海今年66岁,近几年每年都会到贤家村住上几个月。
贤家村为什么好?吴大爷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除了阳光,吸引我的还有环境和人。
贤家村距米易县城仅2公里多,早在2015年,米易县就推出了县城到贤家村的免费公交。去年1月1日开通客运业务的米易东站,距离贤家村也不过几百米。“除此之外,我们去年还利用一片闲置荒坡,打造了一座山地公园,健身步道走到新村两三公里,很受大家欢迎。”王朝宗说。
在各色花卉植物的相伴下,沿着健身步道走一走,或到木质凉亭歇一歇,远眺山下的风景,会感到无比惬意。
据王朝宗介绍,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贤家村给人“宾至如归”感受的重要原因。“我们门口写着‘康养之家’,而不是‘康养之村’,就是要用专业化的服务,让客人有回家的感觉。”他说。
正如王朝宗所说,如果说是阳光吸引人进入贤家村,那么软硬件的双提升,就是把人留下来的制胜“法宝”。
在“卖阳光”方面,贤家村堪称“天花板”,但他们的目标不止于此,“家底”也不止于此。
“贤家村其实是农业起家。”据王朝宗介绍,早在2010年,贤家村就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建成高标准农田1500余亩,新建设施大棚1000余亩,带动农民从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业向种植早春蔬菜等设施农业转变,亩均收入提高到4万-6万元。
发展至今日,贤家村通过不断引进技术和改进品种,现代农业发展同样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现在正在思考‘农业+康养’的问题。”王朝宗说,通过与攀枝花沃圃生智慧农业公司合作,贤家村准备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建成集育苗、种植、农产品分拣、冷链物流、销售观光为一体的贤家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康养﹥大于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