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高原咖啡飘出牦牛奶香
  • ·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 ·在自贸港建设中琼崖老区谱写新篇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在自贸港建设中琼崖老区谱写新篇

  如果说蓝色和绿色是海南岛的亮丽外衣,那红色,才是海南岛最鲜明的底色。琼崖革命曾创造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琼崖老区党员干部以革命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等多项工作当中,带领老区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红色,已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精神内核。
  革命老区万宁市长丰镇七甲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七甲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大力发展莲雾、火龙果、菠萝蜜等特色农业产业,村里461户1731名贫困群众于2019年全部脱贫出列。七甲村荣获2020年“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增至1.2万余元。
  七甲村后边溪村民小组组长符树海告诉记者,后边溪村的大榕树曾是革命时期的交通站,如今是党员群众共商乡村振兴大计的“根据地”。他感慨:“以前共产党带领我们翻身当家做主,现在又带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020年底,海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1万户64.97万人全部脱贫,6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在乡村振兴方面,琼崖各地老区村庄也大步走在前列。在琼崖东路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的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六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刘祥征说,在红色基因的影响下,六连村群众特别能吃苦耐劳,发展生产不等不靠,是远近闻名的蛋鸭养殖大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
  海口市琼山区道崇村是全省18个革命模范村之一,早在1926年,当地就成立了农民协会,是海南较早的农民协会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道崇村村民曾作出巨大牺牲。
  从2014年起,道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多方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品种,如今已发展起龙眼基地、山柚茶基地、紫玉米基地、三角梅共享农庄、万亩椰子生态产业大观园等多个产业形态,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8万元。
  据道崇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山介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琼山区引导道崇村主动扛起革命老区的责任担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红色旅游+绿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梁振球认为,随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等自贸港重点园区在老区落地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区村庄成为海南乡村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