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杜江茜
“过去5年,你的凝神时刻是什么?”
5月,我们在四川,向近10位青年提出这个问题,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几乎都能准确回忆起每一个具体日期。
在广汉,站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前,四川大学考古队成员霍嘉兴用上扬的语气说着,2021年6月23日,青铜大面具正式提取。这是三星堆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威严雄奇,“3000多年了!大面具被现代人看见的第一眼,我看到了。”
在成都,坐在位于高新区的办公室内,爱国主义题材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作者林超记得,2011年1月11日,成都黄田坝,歼-20战机首飞成功。备受振奋下,他开始属于“那兔”的讲述。多年后,他再次来到黄田坝,看见广场上遛弯跳广场舞的居民,突然明白“航空报国,富国强军”的意义,“让老百姓能安安心心地跳广场舞。”
在凉山,站在安宁河谷内绵延的油橄榄间,台湾青年林书任得知自己荣获“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从2012年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开始,他的命运就和凉山相连。他的父亲林春福早他一步抵达,发誓要在这里种出世界上最好的油橄榄。到现在,这对父子已带着当地6200余户农户致富。林书任觉得,自己或许从未将凉山计划到未来里,但这里却早已成为了他的未来。
所以,历史就这样在看似日常的每一天中被建构,而你,早已和这片土地同频共振,紧密相连。
当再过几十年、上百年,未来的人们回看这5年,那些梦想,或萌芽于幼时,因时代而闪亮;或发轫于青年,因希望而坚定;或成林于行动,因责任而传承……当时间覆盖掉这些关于梦想的千百种模样后,留下的记录,或是灿烂的古蜀文明、时代的年轻表达、千年一变的一方水土,又或者会是一个统一的名字,属于四川的拔节生长。
人们热爱圆满,但有时更迷人的是靠近圆满的过程,是为什么会是这里,为什么能创造这些历史的追溯。于是,在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试图去寻找和记录,抵达这一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