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当代书评-
A12 当代书评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2当代书评
  • ·穿越时间之海 叩问田野厚土(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穿越时间之海 叩问田野厚土(上)

名人大讲堂“考古季”书单发布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夏鼐日记·考古编》

  《罗布泊腹地的旅人:72天科考随记》

《三星堆青铜器线绘与拓片》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活动,即将迎来全新升级。备受大众期待的2022年名人大讲堂活动,即将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
  今年名人大讲堂首次设置“主题季”,第一季主题为“巴蜀考古”。在这一季中,名人大讲堂除了邀请专家学者生动解读巴蜀大地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邀请名家进行沉浸式主题演讲之外,还隆重推出考古书单。5月20日,名人大讲堂“考古季”书单对外隆重发布。该书单是每一主题季活动开启前,封面新闻面向普通读者、主讲嘉宾、专家学者等人士进行征集,综合筛选而得。
  本次发布的考古书单一共有14本书。其中有一线考古队长的亲口讲述,有“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日记,有北大教授用脚步丈量历史的非虚构作品,有作家为敦煌莫高窟研究奉献一生的常书鸿所作的传记,从多角度帮助你深入了解考古学以及考古人的精神魅力。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作者:许宏/魏兴涛等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这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书中精选15个大遗址:仰韶村、双槐树遗址、殷墟、三星堆、阿房宫、良渚、石峁、二里头、秦始皇帝陵、南越王墓、法门寺地宫、南海I号、海昏侯墓、后司岙、清平堡,其中12个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1921年发现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到2020年发现的陕西靖边清平堡,是中国考古百年发现和研究史的缩影;从“50后”到“70后”的14位考古学家,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转型与发展。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作者:李零/樊锦诗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5月
  与其他讲述考古遗址的书不同,这本书的突出特色是“现场感”。主讲这十大遗址的,是十位长年奔波在一线勘探的考古队长——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和樊锦诗。他们的讲述不是旁白式的知识介绍,而是用第一人称、通俗化的语言,讲述发掘现场亲身经历的真实细节,一步步引导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参与考古发现的“在场感”。比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1963年大学毕业后即扎根敦煌,她在书中分享了初到敦煌时的寂寞,以及情系于斯、终生奉献的执着。在这些考古人具体鲜活的描述中,读者不仅能深入理解考古工作的运作过程、考古现场的紧张气氛,也能真切感受到中国一代代考古学者的努力、奉献与坚持。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作者:叶文玲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要了解敦煌藏经洞或者敦煌学,一个叫“常书鸿”的人是绕不开的。他是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1927年,常书鸿远赴法国学习西画,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与敦煌艺术的邂逅,成为常书鸿人生道路的转折。1936年,留法10年的常书鸿放弃了在法国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中国。1943年,他几经辗转抵达敦煌,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并担任首任所长。在此后近半个世纪,常书鸿承受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等种种磨难,仍坚守敦煌,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在常书鸿的带领下,敦煌结束了400多年来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的状态,得到了抢救式的保护。为了客观细腻地呈现常书鸿不平凡的一生,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了这本《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为写作此书,叶文玲曾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夏鼐日记·考古编》

  作者:夏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6月夏鼐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35年-1939年夏鼐先生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期间,在格兰维尔教授指导下,利用学校的藏品,结合去埃及的实地考察,对埃及串珠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1943年夏鼐撰写出《古埃及的串珠》博士论文,1946年伦敦大学特许该论文免予答辩,直接授予夏鼐博士学位,他因此成为获得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在他的日记中既记录了很多重要的考古事件,也记录了重大的考古发现,还有很多逸闻轶事。本书是《夏鼐日记》考古方面活动内容的摘编,共4册,按时间进行分段,既包括日常工作,也有田野工作日记,还包括出访各国、各地的见闻,具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是难得的史料,对考古界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罗布泊腹地的旅人:72天科考随记》

  作者:魏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8月自2013年起,学者魏东连续5年参加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在这本书中,他以科考历程为主线,通过大量照片和文字,记录了自己在罗布泊参加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经历。其中不仅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及意义的描述,也包括对罗布泊地区自然风貌、历史地理变迁的记述和感悟。作者遴选了多张工作中拍摄的照片,包括在楼兰古城、楼兰东古墓群等重要历史遗迹工作的场景,用影像的形式为读者带来亲历感。同时,结合文字的记述和对前人工作的必要性介绍,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然和人文交织的历史画卷。

《三星堆青铜器线绘与拓片》

  作者:三星堆研究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巴蜀书社2021年5月
  在三星堆再次震惊世界之际,三星堆研究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策划了这本书,共收录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96件,用线绘、拓片和实物照片共同呈现青铜器的纹饰,展现青铜之美。书中所收录的线绘原图源于《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罗泽云先生在田野考古发掘之余重新绘制;青铜器拓片由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退休职工敖金蓉女士拓制;文物高清照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提供。对于想要系统、准确了解三星堆青铜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权威之选。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作者:齐东方中华书局
  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跟着考古专家齐东方从西安出发,一路经过碎叶城、撒马尔罕、布哈拉、伊斯坦布尔,“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古代文明现场。跟随齐教授的脚步,用文字深入中亚腹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的精彩旅程,会令读者深切感悟到,现实与历史虽然相隔遥远,却未必毫无联系,历史文化藕断丝连地顽强延续。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蒋瑞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