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特别报道-
A10 特别报道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0特别报道
  • ·专家分组“透物识人” 深入研究笮文明和青铜文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专家分组“透物识人” 深入研究笮文明和青铜文化

研讨会现场。

彭邦本

张新斌

  

  汉代司马迁在《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载,吸引着多个时代的人们对中国西南这片土地的了解。在盐源地区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在此交流汇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朵绚丽奇葩。考古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出现之后,与历史文献进行双向对照,成为考古学家探究真相的强有力手段。而考古的成果也反过来佐证或者纠正相关的文献典籍记载,帮助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分析,最终帮助大众对过去有更精准、全面的认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盐源老龙头墓地发掘出土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风格独特的陶器、青铜器、石器、铁器、金器,其中以青铜器居多,将盐源地区青铜时代上溯到商代晚期。
  6月18日下午,在盐源举行的“探秘定笮古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届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多地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的专家、学者,分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组和“文物考古”组,重点聚焦笮文明、青铜文明,分享自己的观点。

借着文物“透物识人”
在细节上还原古人的生产生活样貌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杨正文说,盐源发现了在地铸造的青铜器,而青铜器代表着文明的高级阶段,这对我们理解和重新审视“边地研究”的范式,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改变契机。“过去先入为主的观念,需要更新了。”
  从考古学家目前披露的发掘成果来看,在盐源地区,农业发生发展比较早。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提出他的一个思考:盐源这个地方在矿产资源上有优势,蕴含金、银、朱砂、盐等资源。而这些东西不能完全自己消费,大量是用来交易。另一方面,这里位于南北来往的走廊上,所以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笮人”,一定会有很多智慧,充分利用这个走廊,使得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带有鲜明的工商业色彩。
  彭邦本教授认为,跟考古学家的任务有所不同,历史学家不能只停留在文物本身,而是要借着文物“透物识人”,进一步进行科学分析,尽量在细节上还原古人的生产生活样貌。
  人类学博士拉马文才在发言时说,在很长时间内,盐源都有“苹果之乡”“花椒之乡”之美誉,而一批青铜器的出土,也让盐源更丰富的内涵被外界所认知。

建议围绕老龙头墓地
建立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古文化谱系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是第一次到盐源。盐源的地理风貌、灿烂阳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参观了老龙头墓地出土的文物后,他的第一感觉是:“风格很接地气,很真实,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我看来,盐源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比相关文献记载的水平要高。所以,这里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张新斌注意到,盐源发掘的墓葬群很特别。比如说,墓葬里的马器很发达。在北方、中原,除非是像兵马俑那样,墓葬里出现马器的几率很小。还有,墓葬群这些主人在哪儿从事生产、在哪儿居住?在常见的考古发现规律中,墓葬群附近一定会发现一个同时期的城邑。这些,考古学家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张新斌说,老龙头墓地的发掘对西南地区民族考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今后围绕老龙头墓地,建立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古文化谱系,构建区域的考古学年代体系、族群体系。在墓地周边寻找相关的城邑、手工作坊,尤其是要注意当地古代盐资源的利用,比如盐的加工及其加工工具,盐资源交易的商贸路线,从而使盐源地区的考古发现成系统、成系列,使盐源青铜文化真正成为蜀地三大青铜文化的高地。
  盐源地区风光秀丽,高峡平湖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特别是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来自四川省社科院民族宗教所的学者杨环以摩梭文化为例,阐述了“藏羌彝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曹鹏程先生则详细讲述了“摩梭人的历书、历法及其与周边族群的关系”。

笮人的青铜文化
显示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流信息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龚伟老师,重点探讨了青铜时代古蜀与西夷文化的交流史。龚伟说:“从考古资料显示的信息看,青铜时代古蜀与西夷各族群的文化交流存在时代和内涵两个方面的差异。如古蜀与岷江流域的冉駹文化交流年代,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早期,而笮人与古蜀文化的交流或晚至战国中晚期。”他认为,“笮人活动地区的青铜文化主体与各时期的蜀人差异较大,在战国晚期至西汉笮人活跃于盐源盆地,创造了璀璨的西南夷青铜文化,不过这一时期古蜀已经进入秦政权时期。目前还很难直接看出古蜀与笮人文化交流的发生年代以及与古蜀的政治关系等内涵。不过,战国晚期至西汉,笮人青铜文化已显示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流信息,这一现象也是整个西南夷的共同特征,这应与秦政权延续古蜀对西夷的政治策略密切关系。”
  在“文物考古”讨论组上半场分享中,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韦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连锐作了“西昌市羊耳坡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的报告,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德云则重点谈了“盐源青铜器中的骨骼式艺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龙谈论了“论石榴坝文化”,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代玉彪的发言主题是“巴蜀文化合葬现象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勇以“云贵高原出土汉代铜钟”为题,分享了他对云贵高原上出土的编钟所进行的全面梳理,并考察其源流以及与内地乐钟文化的关系。他说:“对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来说,铜钟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是乐器,也是象征权力、地位的物品,具有和内地乐钟相似的非常重要的礼仪功能和政治功能。”杨勇认为,云贵高原的汉代铜钟是在内地乐钟文化的影响和诱发下产生的,属中国古代乐钟体系的地方类型;由于地域特色浓郁,它们又是西南夷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些铜钟的具体演奏方法、律制特征以及制作技术等,是今后可以继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更多地依赖于多学科的合作。
  在下半场讨论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高寒分享了“盐源县旱船遗址初步研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陈羽啸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