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盖碗茶-
A13盖碗茶
  • ·吃岀来的言子
  • ·哪里哪
  • ·棕皮滤过的
  • ·耳性
  • ·叫姑姑
  • ·
  • ·叠音方言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耳性

  

□陈新颜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以为——“耳性”,是我家乡四川会理特有的方言土语。
  在会理人的语言体系中,“耳性”是一个名词,意思和“记性”差不多。一个人嗜酒如命,喝得烂醉,回家时栽进路坎下的水田里,全身都是稀泥,还摔断了左边的一根肋骨,有好心人路过,将他扶起来送回家。妻子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骂:“看你以后要不要长点耳性!?”意思是“看你以后会不会长点记性”。过了一段时间,男的又喝,又醉,又摔。这次摔伤的是右边的肋骨,妻子气得发抖:“真是冇(mǎo)得‘耳性’!”可见,“耳性”常与“长(不长)”或“有(没有)”搭配。翻译过来,不长耳性,跟不长记性的意思相近。然而用心感受一下,与“记性”相比,“耳性”一词似乎显得更为生动和具体。
  最近细读《红楼梦》,发现第二十八回里竟也用了“耳性”一词:“众人都道:‘再多说的,罚酒十杯!’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可见,“耳性”并不仅仅是会理的方言土语,也是曹雪芹所在时代的人们常用的一个词。
  人是应该长点“耳性”的。犯了错,有人揪一揪你的耳朵,告诉你要长点“耳性”,不是什么坏事。
  由“耳性”一词的渊源来看,会理的方言土语有些可能是外来的,这或许跟明清时期的移民文化有关。移民在来到会理的同时,也带来他们家乡的语言。这些语言与会理本土语言融合,逐渐形成了极有味道的会理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