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绵阳递出“科技、李白、熊猫”三张名片
  • ·三代铁路养路人 三种不同的养路故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卖劳力”到拥抱机械化

三代铁路养路人 三种不同的养路故事

第三代养路人谢欣。

  

第一代养路人刘南贵:捣镐换木枕都是人工抬人工做

  1943年出生的刘南贵,今年已近80岁,他是成渝铁路上的第一代养路人。
  刘南贵是由铁道兵转为养路工的。他的儿子刘世军告诉记者,当年父亲工作时,全是人工捣镐,每天扛着10斤重的捣固镐步行到作业地点。
  那时候成渝铁路上跑的还是蒸汽机车,时速只有30-40公里。刘南贵他们每天用镐、用耙一点一点将石砟垫起来,保障着铁路的安全。
  刘世军说,养路工干的是重体力活,无论是捣镐还是换木枕,都是人工抬、人工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年轻就是资本,虽然父亲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块钱,却干劲十足。

第二代养路人刘世军:见证器具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

  1993年,刘南贵退休。刘世军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又回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刘世军参加工作时,火车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他最为自豪的事情,是在30年铁路生涯中多次亲历铁路提速,在岗位上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成渝铁路有载客列车,也有载重货车,因此对线路质量的影响大。刘世军介绍,2000年后,成渝铁路大规模更换水泥枕,12.5米短轨换成25米长轨,普通木枕道岔换成新型提速道岔。
  刘世军干的活儿之中就有“捣镐”,靠人工捣实线路,让火车平稳、安全通过。当时,两个人1对镐,一天要对80多根枕木周边的石砟进行捣固作业,一天下来要砸镐3000余次。“现在改用内燃威克捣固机,2个人合作两个小时就能捣固40-50根水泥枕。”刘世军说。
  时代在变迁,铁路在发展。70年来,成渝线的火车牵引动力由以前的蒸汽机车,升级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养护维修方式由以前的慢手工作业,转向快捷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以前,测量线路采用木道尺。一把道尺,一人检查一人记录,每检查1公里线路,要花1-2小时,而且误差大。刘世军说:“现在测量线路用上轨道检查仪后,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1公里线路的检查。”

第三代养路人谢欣:拥抱机械化操作不再“卖劳力”

  2015年,大学毕业的谢欣来到成都新都区石板滩巡养工区。
  “我虽然学的不是这个专业,但是我在岗位上不断跟老路工们学。”这个阳光的“铁三代”,身上散发着新时代铁路人的朝气。
  铁路发展步入机械化的时代,谢欣每天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敲打键盘,上报作业计划、分析数据。火车只要在铁路上驶过,现场的轨道数据就自动检测生成了。打开电脑系统软件,还能看到精确到小数点后的钢轨几何尺寸。
  现在,谢欣已不再像以前的养路工那样“卖劳力”了。捣固车、轨道检测仪等设备相继出现,铁路养护可以借助的专业机械力量越来越多。“我听老路工们说,现在一辆大机作业相当于过去的500个人工劳力。”谢欣说。
  “我们不像以前的铁路一线养路工们,没有经历过用手来捣镐,我们都是用机械来做。”谢欣说,“听老路工讲,他们以前工资低,工作环境艰苦,现在我们工作环境比过去干净、轻松,生产效率倍增。”谢欣自豪地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