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确定密接3人,未发现新增病例
武汉大学发现一例霍乱病例后,学校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图据CFP
7月11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称,武汉大学确诊一例霍乱病例,目前未发现其他新增病例。
通报称,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以呕吐腹泻为主,伴低热,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武昌区卫生健康局已组织专业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对相关场所进行临时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目前未发现其他新增病例。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
为回应社会关切,武汉大学根据该病例的相关情况进行答记者问。
经核查,该病例为武汉大学研究生,住工学部八舍,有胃肠炎既往病史。7月8日5时左右出现发热、呕吐、腹泻,7月8日10时前往武汉大学医院就诊,因其腹泻3次以上转诊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目前该生已按相关要求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湖北省疾控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对原样开展复核,血清学凝集试验均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霍乱弧菌致病力较弱),目前经有效诊治,该生情况稳定,症状已消失。截至7月10日晚7点36分,通过对264名重点人群、259个点位进行快检,未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未发现新增病例。
7月9日,确定该生密接3人(同住室友2人、同餐人员1人),已转至学校隔离点集中隔离。7月9日晚至10日凌晨,完成工学部八舍254名学生、3名宿管、15家商户的采样工作,相关区域临时封控,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并服用预防性药物。对工学部八舍公共区域、宿舍、卫生间、排污管道,该生所在的实验室楼栋等封控后已开展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毒。
针对该生7月8日在武汉大学医院接触的医护人员、检验人员进行采样,开展霍乱弧菌检测,对相关环境开展检测和终末消毒。排查7月1日-10日以来就诊的19例腹泻病例情况,按要求采样并开展霍乱弧菌检测。
针对该生7月5日以来校内就餐、购买食物和饮品的食堂、餐馆、小卖部等6个点位,进行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杀,相关人员进行服用预防性药物、居家观察等处置。
学校全面开启夏季肠道传染病宣教工作。开展一系列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工作;邀请医学专家开展专题宣讲;通过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提示师生,做好夏季肠道疾病预防等。
霍乱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在我国一直有零星出现。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2年4月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甲类传染病霍乱报告发病5例,无死亡病例。现代医学对霍乱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可防、可控、可治。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武汉大学已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保护师生身体健康。
目前,武汉大学各方面秩序良好,工作正常开展。请广大师生不要恐慌,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武汉大学确诊一例霍乱病例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7月11日采访了武汉大学多名学生。有同学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并没有封校,校内通行管理与霍乱病例确诊前没有明显差别,封控宿舍楼外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受到影响,仍然可以正常进出校园。
多位受访学生表示,这一突发事件在校内影响并不大,“我觉得此事没有影响我的生活。”“可能我们文理学部离工学部比较远吧,没有受到影响,在校内可以正常通行,出入校门也没有特别限制。”“好像没什么影响,食堂也(能)每天正常吃饭,跟平时没什么不一样。”
据了解,武汉大学目前并没有封校。一位学生透露:“可以进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没受什么影响。”
据武汉大学此前发布的消息,7月17日该校将开始放暑假,目前已有班级在统计假期留校的学生信息,也有部分学生陆续离校。受访学生表示,在收到学校的提示信息后,会比较注意饮食卫生。在校内,总体上大家对这一事件并不担心,更没有产生恐慌。
那么,什么是霍乱?又该如何防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医学微生物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霍乱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多数情况下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近年来,国内几乎每年都会报告散发病例,在发达城市几乎不可能造成大规模传播,无需过于恐慌。
金冬雁介绍,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而非病毒,它“从未消失”,国内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霍乱散发病例,偶尔有个别地区局限性暴发,多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该细菌菌株与此前的“经典型”相比有所减弱,加上我国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因此病死率很低。其聚集性传播主要是因为被污染的饮水或是食物,尤其是贝类、海产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梳理2012年至今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发现,近年来报告霍乱病例数总体呈动态下降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数据,2022年3月和1月,分别报告1例霍乱感染病例,无死亡。2021年,全国霍乱报告发病5例,无死亡。
7月10日下午,武汉大学医院发布提示称,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请立即到工学部校医院门诊进行预检分诊,信息登记,工作人员指导及时到中南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金冬雁建议,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就能有效预防霍乱。
记者注意到,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霍乱防治知识问答》指出,预防霍乱主要应“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