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晚期坊居F2航拍图。
◀黄山遗址M77大墓陪葬品。南阳黄山遗址考古队供图
扫码看考古中国专题
从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河南省南阳市黄山遗址,堪称“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观。
数以万计的玉石制品,陪葬惊人的王国大墓、规模宏大的环河聚落,这座遗迹耀眼辉煌,发掘成果丰硕。多件玉器被鉴定为独山玉质地,把独山玉开采的 历 史 提 前 了1000多年,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治玉、用玉的历史空白。
这里也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码头性质遗迹,码头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再现了独山玉从开采、运输、制作到消费等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
作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考古中国”报道组记者走进黄山遗址一探究竟。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临湖北省,西接陕西省。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的一个土山丘上。
6月23日,南阳市最高气温超过38℃。当天早上7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阳黄山遗址考古负责人马俊才到遗址时,已有不少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趁着清晨的凉意还未散去,早早投入工作。
这次挖掘工作始于2018年。经过细致挖掘,发现黄山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被3条地下古河和白河围合,由山上和山下两部分组成。山顶台地分布的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米至5米,遗迹极其丰富复杂。
“已确定黄山遗址是目前南阳盆地已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址,遗迹规格高、内涵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河3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米至5米,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丰富复杂,从发掘的剖面观察到的仰韶晚期建筑基址有5层之多。”马俊才说,黄山遗址是一处特征鲜明的玉石器制作中心性聚落遗址,清晰地展现了南阳地区从仰韶到石家河时期3000多年间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变迁过程,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华夏族与三苗族势力的消长,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站在黄山遗址旁,抬眼望去,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的独山尽入眼底。
独山产玉,黄山遗址以玉闻名,出土的玉石材料极其丰富,以砂岩质的制玉石工具为大宗,约2.3万余件,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
在独山与遗址间,考古队发现了一条仰韶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人工运河以及一座码头,其中人工运河宽27米、深7米、长500米左右,与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聚落。
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
遗址出土的砂石浆成分大多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探明的两处独山玉料古矿地点和位于盛产汉白玉、石英的蒲山之间的地下古河道,完备了遗址与独山、蒲山玉石资源的供给体系。据此推测,遗址内的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以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
“这些遗迹串联起来,再现了独山玉器的开采和运输系统。”马俊才说,古河道和码头的发现,将黄山遗址和独山联结在一起,再现了史前时期独山玉从原料开采、运输到玉器加工制作等规模化、链式化生产过程。
黄山遗址长方形连间木骨泥墙房(因失火等原因墙体已陶化)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基址。大型的长方形木骨泥墙房由多个单元套房组成,每个单元中间有一道隔墙,将其分为前后两间,隔墙上开设一扇推拉门;前间均设有长方形平台(炉台),平台周围和房屋内部多残存成套陶器,近处有磨石墩、玉石器、制玉砂岩质工具以及少量骨器和独山石料,个别地面有磨玉石残留的“砂石浆”沉积。长房的后间作为居住使用,前间为制玉作坊。
“这是5000多年前的‘前坊后居式’大型房基。”马俊才说。
这种大型房基采取整塑的建造方式,墙壁防雨防潮、坚固耐久,房顶可以多次修补,代表着当时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房址中制玉遗迹、制玉工具以及玉料的发现,为判断房址的功能以及黄山聚落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马俊才看来,挖掘发现的玉石器作坊大致反映了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
黄山遗址出土的上百座屈家岭时期墓葬,是目前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这一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头枕白河、足蹬独山,排列有序、等级森严,墓葬中的人骨遗存几乎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在大墓M77中,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和400多块猪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分层摆放,环环相扣。
“这些梯形独木棺和随葬品,意味着应该是‘酋长’级别墓,‘酋长’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马俊才说,陪葬品中,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总数多达1600多个。
马俊才说,屈家岭墓地等级严格、秩序井然。按随葬品多寡,男性墓至少可分为双钺单弓陪葬坑、双钺单弓、单钺单弓、单钺、玉石坯、陶器、无随葬品7个等级。“这反映了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昭示着该区域已进入国家文明社会,或者说是古国阶段,军力超群。”马俊才透露,一般的中心聚落应具备政治、经济、军事功能,相当于都邑类遗址。
目前,黄山遗址还未发现宫殿等政治性建筑,考古人员正在积极寻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