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要闻-
A9要闻
  • ·日产4000件豆瓣酱 保供成都人的餐桌
  • ·蔬菜必须种下去 粮食必须颗粒归仓
  • ·24小时开足马力 日产核酸采样管能满足超1000万人次需求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探访郫县豆瓣生产一线:

日产4000件豆瓣酱 保供成都人的餐桌

工人正在翻晒郫县豆瓣原料。雷远东摄

  齐心战疫,成都得行。暂时放慢节奏的成都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品味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百菜百味。川菜的色香味,离不开被誉为“川菜之魂”的豆瓣酱。
  9月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成都“防疫泡泡”中唯一一家豆瓣酱生产企业——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区,探访“调味精灵”从酱缸走向餐桌的历程。

探访天然晒场
实时监控豆瓣的温度、湿度等

  “杵来翻去年复年,晒到斜阳一线天。露盼东方鱼肚白,日月精华酱香生。”在非遗技艺生产区,4000多口传统酱缸静静地“沐浴”着阳光。这首打油诗出自一线工人的劳动所得。
  正在作业的陈师傅介绍,杵是豆瓣酱工人用来翻晒的工具,原材料下缸后,需要在每日清晨顺时针沿缸壁杵12下进行翻搅,使之接受阳光照射,使蚕豆与辣椒充分融合。之后再将翻搅过的豆瓣表面抹平,起到一个保持水分的作用。自然光照的晒,可以蒸发掉缸内多余的水分和气体。到了晚上,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进行敞露,让郫县豆瓣发酵过程产生的异味挥发,同时通过温度的变化,使各种有益菌种得到交替生长和繁殖,进而赋予郫县豆瓣特有的酱酯香味。
  一个传统酱缸最多可装200公斤豆瓣酱。但现代化产业线上的发酵条池,一个可装12吨豆瓣酱。记者从非遗技艺生产区来到天然发酵晒场上,自动翻搅车正依次翻搅700余口发酵条池中的豆瓣酱原料。据生产车间经理代强介绍,科研人员可通过视频24小时在线监控室内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同时,晒场顶部装有雨水传感器,感应到下雨能自动关闭天窗,整个过程仅需 3分钟。

日产4000件
主要生产家庭装产品

  当日下午3点,自动化包装车间生产线上,装箱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在岗位上高速运转。“考虑到疫情保供,我们现在主要生产500克一瓶的家庭装产品,优先供商超。”代强说,在“防疫泡泡”的保障下,目前园区有90名工人进行生产,每天可出4000件货。从生产线下线的豆瓣酱,质检合格后再由物流运走。比较可喜的是,通过多方协调,当日向省外也发出了2000件货。他说,从这里“走出去”的豆瓣酱,还通过船运走向了全世界,抚慰着游子的乡愁。
  代强同时提醒,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未使用完的郫县豆瓣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尽快用完。每次取豆瓣酱时,应用干净、未沾生水的器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