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绝壁上开辟生命通道 最危险1.5公里已抢通
  • ·招标公告
  • ·放下笔杆子拿起锅铲子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放下笔杆子拿起锅铲子

校长老师为滞留学生做饭

  华西都市报讯(李天兴 林星 刘雁灵 见习记者 罗石芊)

灶堂内火焰熊熊,铁锅内热气腾腾,挥汗如雨的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中学德育处主任杨晓军,一边翻动着锅里的菜,一边对记者说:“道路中断,孩子们回不了家,为了让他们能安心地在这里避灾避险,老师们就拿起铲子为他们做饭。”
  “9·5”泸定地震发生后,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和海螺沟中学的1326名学生和104名教师迅速转移至海螺沟中学运动场,无一人伤亡。
  地震发生后,许多孩子感到惊慌失措。截至5日下午5点,除部分学生被家长或亲戚接走外,仍有来自磨岗岭村、蔡阳村、共和村、柏秧坪村等多个村庄的142名学生因道路损毁无法回家,加上教师及周边群众,约有300余人被安置于此处。为了保证所有人能吃上热饭,两所学校的老师放下笔杆子,拿起大铲子秒变厨师。
  海螺沟中学后勤主任欧小成从小练就一身厨艺,他腼腆地说:“保障师生们的生活是我的职责,为他们做饭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看到孩子们吃上热饭露出开心的笑容,我挺开心的,做这点小事真的没什么。”
  “请让一下,请让一下。”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副校长王强抱着一大桶豆瓣匆匆赶来,准备放到锅里去。他表示,第一次做大锅饭,不一定可口,但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顿饭,让孩子们吃上热饭健康成长,这也是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5日傍晚7点10分,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吃上了震后第一顿热饭。
  匆忙中做出来的饭菜味道如何?孩子们对饭菜是否满意?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六年级学生付仕宇说,虽然回不了家,但老师们十分关心他们,为他们做了可口的饭菜,让他十分感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渡过这次难关。
  海螺沟中学九年级三班学生张瑾磊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说,“老师们冒着生命危险从快要倒塌的食堂里抢出食材,为我们做饭,我内心深受感动,我愿意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海螺沟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付海燕动情地说:“地震发生后,我们无法同家里人取得联系,内心非常着急,不知所措,但看着老师们忙碌地为我们准备一日三餐,让我们感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