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种下一个梦想,并为之付出行动”
  • ·原创抗震救灾歌曲致敬逆行者
  • ·《在一起》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石棉小学生“震后第一课”解放军战士来讲授

“种下一个梦想,并为之付出行动”

“震后第一课”上,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梦想。

  课间休息时间,雅安市石棉县向阳小学的围墙护栏空隙中,一双双眼睛好奇地望向一街之隔的部队营地。站在营地门口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小朋友们的主要“观察”对象。
  “9·5”泸定地震导致雅安市石棉县受灾严重,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进入当地执行救援抢险任务,营地正好扎在向阳小学对面。营门对校门,小学生们对这些纪律严明、身着绿军装的叔叔们满是崇拜与敬仰。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解放军叔叔。”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习、接受应急避险知识,9月7日,石棉县向阳小学校长李浩向驻扎部队发出邀请:“希望战士们能为同学们带来‘震后第一课’——应急避险课。”当天下午3点,4名从抢险一线轮换下来的战士来到学校,给600余名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4名战士进校园
同学有了新“老师”

  临近下午3点,4名战士离开营地,向学校走来。虽然营地和学校仅相隔几步路,大家马上就能近距离接触到解放军叔叔,但当4名战士出现在营地大门附近时,学校围墙护栏边还是围上了小朋友。
  自从部队驻扎在学校对面后,看解放军叔叔就成了同学们课后的日常。每当营地里有战士进出,护栏那边总会探出几个好奇的小脑袋。每逢有战士列队经过时,护栏边的小脑袋会更多。
  虽然部队驻扎的时间不长,但李浩总能在课间的学校围墙处发现一些小感动。“今天上午,看到一队解放军战士走过,有几个孩子就隔着护栏敬礼。”说到这里,他掏出手机一个劲儿抱怨:“反应慢了啊,什么都没拍下来。”
  这一堂课,全校600多名学生都参加了。下午3点20分,“震后第一课”正式开课。开课前,小朋友们都盘腿坐在操场上,4名战士则依次排开站在小朋友的前面。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进校没几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精力旺盛活泼开朗的他们,平时整队都需要花些时间,但在看到4名新“老师”后,一年级200多名小朋友变得很安静,坐得端端正正,盼着早点开课。

震后第一课
讲避险也讲梦想

  这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站在最右边的解放军战士熊欣宇率先发声。“只要正确应对,其实地震并不可怕。”一上来,他就给小朋友们讲,面对自然灾害,大家首先要做到不害怕、不畏惧。他说,地震发生后,第一反应应该是冷静不慌乱。他还特意强调了遇到紧急情况听老师话的重要性:“只要跟着老师,我们就能平安度过凶险的地震。”同时他讲到,地震来袭时,大家要第一时间躲到桌子下,并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震动最强的主震过后,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撤离到宽阔地带。
  站在右边第二个的战士冯长平,则给小朋友们讲起了他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参与地震救援时的故事,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他说:“地震发生时,大家不要大声哭喊乱跑,疏散途中也不要互相拉扯。”同时,他建议老师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增加一些相关培训,多积累一些相关技能。
  讲到这里,熊欣宇和站在最左边的杨玻快速蹲下并双手护头,现场做起了地震发生时应急避险的动作示范,并传授一些小细节。
  课堂上,4名“老师”还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哪个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理想?”“老师”们抛出问题后,坐在操场上的小朋友纷纷举起手。“我想当警察”、“我想当护士”、“我想当解放军战士”……分享完毕,杨玻引入了本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种下梦想,并付出行动。
  课堂上,杨玻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军的经历。他说,和很多小朋友一样,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到上高中时,他就把参军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他鼓励同学们说:“大家一定要种下一个梦想,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半个小时后,4名“老师”分享完毕,简单告别后列队返回营区,同学们也起身返回教室。不一会儿,学校的铃声就要响起,组织的应急演练即将进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杜卓滨 王越欣 见习记者 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