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成都地铁“深度用户”守护城市健康
  • ·烧烤店老板每天做500个包子送志愿者
  • ·成都公交首批“核酸检测流动服务车”出发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普通人的非凡故事:放射科医生、医护人员……

成都地铁“深度用户”守护城市健康

正在等地铁的李智。

工作中的王處阳(资料图)。

地铁站里的辛朝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轨道交通集团供图九月,成都褪去了夏日的热烈,街头没有了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地铁上依然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步履匆匆却面色温和地穿梭在家与工作岗位之间,只为保障成都的正常运转。
  乘坐地铁的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坚守者”。

放射科医生:
坚持到岗下班也随时准备支援

  下午3点半,31岁的李智戴着口罩、拿着手机进入市一医院地铁站。此时他下班了,但又处于备班状态,得赶快回到家向单位报备,随时准备支援核酸样本采集工作。
  9月1日以来,作为医护工作者的李智和同事们都照常上班。“我在放射科,虽然是辅助科室,但我们的工作还是要照常运转。”李智说。
  最近,放射科调配了医护人员去支援防疫。尽管科室的接诊量比往常少,但李智和同事们依旧满负荷运转。
  快步走进地铁站,李智看着略微空旷的通道感慨道:“这个时候和我一样在通勤路上的人,肯定是我们的城市最 需要的人。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城市早日恢复活力。”

一半“大白”一半职场
只为守护城市健康

  倪家桥地铁站外,29岁的辛朝委正快步进站,准备去上班。他也是一名医护人员。
  9月1日晚,和辛朝委相熟的社区工作人员问他是否愿意协助核酸检测采样。“我之前接受过核酸采样的培训,得知他们人手不足,我立刻就答应了。”他说。于是这几日他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辛朝委所在单位保持着正常运行。上午,他协助社区完成核酸采集后,下午就会赶去单位。一半属于“大白”,一半属于职场。
  辛朝委说,他负责的点位是一个老旧院落,每天需要检测的人数在七八百人左右,做完一轮,才感觉到自己肩膀有点酸,腰也不舒服。但这一切在辛朝委看来,都不是问题。
  “很多居民每天很早就来等着,作为检测人员,我们也想减少他们等待的时间,所以都没有休息,尽快做完。居民也尽快上楼,减少聚集的时间。”辛朝委说,目前有很多人仍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维持着城市的基本运行,“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一起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

地铁“深度用户”
“我们都在为这座城市努力奋斗着”

  今年是王處阳在成都地铁工作的第四年。本轮疫情发生后,这位“90后”小伙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注视着每一辆列车进站、驶出。
  行车组织、监控设备、行车调整……工作时,王處阳是个“细节控”。他时刻紧盯屏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迅速记录下关键数据,及时与同事配合,为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工作之外的王處阳也是成都地铁的“深度用户”。他的家距离工作地点较远,每天上班时,都需要骑车到达地铁金星站,坐上17号线,再换乘9号线,最终到达武青车辆段。
  王處阳说:“最近车里的乘客较少,每次和他们一起坐地铁,我都有一种奇妙的熟悉感。这一刻,尽管我们互不相识,但我们都在为这座城市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