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四川-
A10四川
  • ·大英县连续26个周末召开现场会
  • ·泸州合江:“室组”融合联动 提升办案能力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建设乡村振兴精品村

大英县连续26个周末召开现场会

大英县为干屏村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现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9月3日,星期六,早上6点半,位于遂宁市大英县为干屏村的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现场,天下着雨,工人们已陆陆续续到来。和他们一起早早到达的,还有大英县委书记一行30余人。
  现场的工人和村民们早已习惯,每个周六的早晨,都会有一大批当地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来,看完项目所有点位后,召开现场会。连续26个周末,风雨无阻。
  这个项目,是当地依托桃果产业和卓筒井文化两大优势,打造的“中国宋井桃源乡游第一村”,也是乡村振兴精品村项目。该项目为何备受重视?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一探究竟。

现场:
抢抓建设进度
每周六清早召开现场会

  “我觉得大小差不多了。”“宽度再加50厘米更好。”“单增加宽度的话,比例可能不协调。”9月3日早上7点,为干屏村正在建设的会客厅内,参加现场会的人员站在还没完工的弧形巨幕面前,对屏幕的尺寸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我走一圈看看,游客进来以后肯定不会站在原地,站在会客厅内任何角度看这个屏幕,都要有一个好的体验才行。”大英县委书记胡铭超,在场地内绕场走了几圈。最后,经过切身体验,大家一致决定,不改变屏幕大小。“每个角度看起来视觉体验都很不错,再大一点反而看着别扭。”
  这样的现场会,已经连续开了26次,时间,都是在周六早上。
  为何会选择周六清晨?一方面,是工作日相关部门都有日常工作,难以聚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早上天气凉爽,也不会影响项目上的工人施工。
  按照计划,9月28日,这个精品示范村项目就将完全呈现在游客面前。当地正按照“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抢工期、抓进度、日清周核月结”要求,全力抢抓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所有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讲述:
战高温防疫情
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作为首批天府旅游名村,为干屏村有着较好的文旅发展基础。村子有着“全国首个古法制盐体验区”“四川第一个综合实践教育区”“四川最多休闲玩法、最适合家庭及青年人共同游玩的宋井桃源”“四川民俗表演丰富、参与性强的乡游小镇”“四川首个威亚体验项目区”五张名片。
  2021年11月,《“宋井桃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县规委会审议。2021年12月,项目区启动核心区建设前期工作。2022年3月,项目全面展开建设。
  六个月来,大英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万众之心推进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从自规、住建、交运、农业农村等部门选派10名专业干部长期蹲点项目一线,每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调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特别是今年8月以来,面临高温天气以及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并未落下。
  “从开工到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经历三个阶段。最初实行的是‘797’工作制,后来因为高温影响,改为了‘1811’工作制,即18点到第二天上午11点为工作时间。”谈到这个项目,大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廖成龙非常感慨。
  廖成龙说,目前,项目是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制。在保证疫情防控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既保施工效率,又要保建设质量,“当然,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都严格管理,不会超过法定时间,赶进度,也要保证工人安全,要让工人休息好。”
  同时,为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从项目策划设计到建设全过程,均要求规划团队全程参与指导,确保规划设计理念原汁原味落地落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规划团队按“轻重缓急”出具施工图纸,施工团队流水作业压茬推进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压缩工程建设周期。

目标:
完美复现宋代场景
建乡村振兴精品村

  让全县上下如此重视的项目,建成后到底是啥样?
  在空间格局上,“宋井桃源”主要复现我国宋代场景,构建“宋驿”“宋村”“宋节”三大组团。通过宋韵小吃、江湖酒馆、宋风旅拍、文房四宝、汉服体验等业态,将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其中,“宋驿”以国潮元素,展示桃、盐文化,构建青年文化聚落驿站,通过村民参与盐卤温泉民宿经营、文化体验经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丰富活动;“宋村”以绘制村民世外桃源般生活场景,复原宋代街巷,将传统场景与现代休闲完美结合,村民经营多种体验、研学业态,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宋节”,则是以宋代节庆为切入,民间筹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村民参与宋代集市、动力游乐场、露营烧烤等闹市业态经营。
  为了推动为干屏村更多的“沉睡资源”变“发展资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村里始终坚持“农业化”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鲜桃产业的同时,规范土地承包权流转行为,把土地用途管制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土地有序向家庭农场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同时,推进农作物间种套种,通过在桃树下套种的方式,着力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既能看又能吃还能卖,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作为远近闻名的桃果产业大村,为干屏村发展有特色优质桃果20余种,共2300余亩,户均种植面积达2.5亩。鲜桃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还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
  2017年至2019年,为干屏村成功举办了三届“桃花美食·乡村旅游节”,年均接待旅游人数达40万人次,并先后摘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天府旅游名村”等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