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成都稻田丰收粮满仓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稻花香里说丰年

成都稻田丰收粮满仓

彭州市濛阳街道白土河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抢收水稻。罗国杨 摄

新都区斑竹园机械化收水稻的场景。

▼机械化作业已成“天府粮仓”田间地头的新常态。

  金秋九月,稻穗飘香。广袤的成都平原上,水稻陆续成熟,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双流区彭镇,太空水稻“锦优90”迎来首次丰收,预期亩产约600公斤;在新津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3000亩稻田里,“庆丰收迎盛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主题稻田画在天地之间铺展开来,让人目不暇接;在彭州濛阳街道,水稻刚收割完,农民们就忙着平整耕地,抢种马铃薯、莴笋、萝卜等秋冬农作物……
  成都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于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眼下,成都多地的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新津
举行丰收节系列活动
高标准农田建设8000亩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市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启幕,活动将持续到10月7日。今年丰收节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活动期间,天府农博园将举办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乡村振兴普法宣传活动等系列活动。
  其中,主会场活动以乡村大田自然景观为背景,设立了“大国粮仓”科技馆、“国宝与丰收”等主题展览,开展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民艺术周、农民趣味运动赛事等乡风乡趣乡味浓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与。
  距离会场不远的宝墩镇,在金黄的稻浪中,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作业,沉甸甸的稻穗被卷进收割机中。随后,谷粒通过收割机出粮口自动装入转运车,再送到两公里外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进行烘干储存。
  “今年新津水稻种植面积有9.04万亩,预计在9月底收割完成。高温期间,新津区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优质稻亩产预计在600到650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成都市新津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津水稻机收面积将达8.96万亩,机收率超90%。
  据悉,今年新津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亩,至此该区高标准农田将达到10万亩。同时,新津通过卫星遥感、自动化育秧、植保无人机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此外,在高标准农田选址时,我们重点布局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新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小而散的“补丁田”“巴掌田”“皮带田”,集中连片规划设计,宜机化田土改造,实现小田变大田,既有利于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彭州
水稻颗粒归仓
换季蔬菜播种“无缝对接”

  连日来,彭州市濛阳街道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卷入收割机,割稻、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在水稻颗粒归仓的同时,换季蔬菜播种也在“无缝对接”中。眼下,濛阳的粮食种植大户赵光友忙着指导农户将50多亩秋马铃薯种下地。“我们常年采用水稻-秋马铃薯-春蔬菜的轮作模式,秋马铃薯刚好可以利用水稻和蔬菜之间的茬口,80天左右便可收获,按每亩地收获3000斤左右计算,这80天就能增收4000元到5000元。”赵光友说。
  “濛阳大概有10万亩耕地,除了预留的2万多亩要种植小麦以外,其他7.3万亩要全部种植秋冬蔬菜。现在正在积极地抢种秋冬蔬菜,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1万亩的种植,剩下的6.3万亩,预计在10月上旬能够完成全面种植。保证蔬菜种植的各个环节,确保为市民们提供安全、合格、吃着放心的濛阳蔬菜。”濛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濛阳是彭州市天府蔬香百里产业带两大核心主体之一,以粮菜产业为主,形成了“菜—稻—菜”种植模式。常年水稻种植面积7万余亩,种植蔬菜13万亩(含复种)。“我们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实施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三大工程,推动濛阳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彭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年彭州市出台了《彭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彭州市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基本农田“非粮化”。同时,推动总投资3.57亿元的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值。今年迄今为止,彭州粮食种植面积达53.88万亩,预计产量达25.1万吨。

新都区
稻浪飘香丰收忙
将在国庆节前收割完毕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多地的水稻迎来丰收季。从空中俯瞰,沿着北星大道往北,斑竹园街道三河村、双龙村等村落的地头一片金黄。
  不远处,稻田里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9月21日,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新都区斑竹园街道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巫金波正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金色的稻田。看着稻田里的稻谷颗粒归仓,巫金波高兴不已。“一年的收成关键就看收割的这几天,农时不等人,趁着天气晴好,早点把谷子收割了才安心。”巫金波说,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五六台联合收割机,每年9月左右,都会在本地区帮助农民进行水稻收割。
  “今年我们也很忙,虽然9月初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整体收割工作还算顺利,大概会在近段时间完成收割。”巫金波表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目前,新都区大部分的水稻田都是靠机收。
  在清流镇九龙村舒心家庭农场低镉水稻试验示范基地,今年首次试种的省农科院研发品种德粳4号长势喜人,阵阵稻香飘来。检测表明,德粳4号每公斤含镉量低于0.2mg的国家标准,有效攻克了水稻镉超标问题。
  “为了达到种植标准,我们提供更艰难的生长环境,丰收的水稻长势、表现都是相当好的,经检测后得到的数据很有说服力,重点解决了镉超标问题。”舒心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明江说。
  “稻米+农技”,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目前,清流镇已规划建设现代数字农业体验区,并同步启动数字农业建设工作,开设智慧农业推广,将机械化作业从地面延伸到空中,进行无人机自动喷洒、互联网自动监测病虫害的智慧农业试点。
  记者了解到,从9月5日开始,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着手对辖区内未收获水稻面积、可用联合收割机数量、预计收获时间开展调查摸底,对规模种植户收获所需的联合收割机、粮食田间转运机械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核实。
  据了解,今年新都区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目前已经收割过半,预计剩余的水稻将在国庆节前收割完毕。当前,新都区水稻收割所需的收割机已经在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的协调下逐步调度到位,助力水稻收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