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特别报道-
A8特别报道
  • ·70年,凉山实现历史性跨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70年,凉山实现历史性跨越

白鹤滩水电站卫星图像拍摄时间:2015年

雅西高速卫星图像拍摄时间:2020年
  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成昆铁路通车。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供图

2022年1月10日,凉山驶进动车时代。杨涛摄

  

70年前,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彼时,凉山仍处于奴隶社会,社会发展原始落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6年,凉山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3年时间,165万受压迫的民众得到解放。凉山“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三线建设、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等时代机遇中,凉山儿女拼搏不止、奋斗不息,浴火新生。2020年,凉山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全面小康的时代跨越。

70岁的凉山正青春。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征途上,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风华正茂的凉山有了新梦想:加快建成全国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际阳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时间为尺,星河为度。在凉山建州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和凉山州委宣传部联袂推出“卫星见证凉山飞跃70年”特别报道,以卫星为眼,见证这座凉山蓬勃生长的力量。

何以为凉山?
因“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得名

  彝人自称凉山地区为“斯普古火”,意思是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区。据清代《宁远府志》描述,凉山因“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得名。
  凉山,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介于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螺髻山、牦牛山、锦屏山、鲁南山等山脉。
  地壳的碰撞与运动,在美姑与雷波之间的龙头山造就了一段长达10余公里、坡度将近90度的悬崖断壁,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地球的边缘”。
  海拔3724米的龙头山并非凉山最高的山,这里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0多座,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位于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恰朗多吉雪山,海拔5958米。
  时间回溯到70年前的1952年。10月1日,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辖昭觉、金阳、美姑、布拖、普格、普雄、喜德七县,首府驻地昭觉。10月8日,各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广场,挥舞着国旗,庆祝这一天的到来。
  1955年4月,凉山彝族自治区改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同年10月1日,西康省建制撤销,西昌、凉山同属四川省管辖。
  1978年10月4日,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将盐边、米易划归攀枝花市,将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冕宁、盐源和木里8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从昭觉迁驻西昌。
  至此,形成了如今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行政区划格局。

一步跨千年
165万奴隶一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刚解放的凉山,仍处于奴隶社会,社会发展原始落后,奴隶们渴望民主和自由。
  1955年11月,在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37位彝族代表联名提交了《请在凉山彝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案》,并获得通过。12月,凉山州处理了奴隶主残杀奴隶的事件67起,布拖县300多名奴隶逃到县政府,咬破手指,按下血手印,要求政府迅速改革。
  1956年1月24日,在昭觉县举行的凉山州第一次劳动人民代表大会上,王少民高举大锤砸碎铁链,象征民主改革开始。
  通过3年民主改革,凉山州共解放受压迫奴隶165万人,民众分到了土地、房屋、耕畜、农具和粮食,凉山“一步跨千年”,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线建设奠基
一条路改变凉山经济社会发展

  1964年,我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将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大头摆在四川,包括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是凉山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外国专家曾放言这里是建铁路的“禁区”,然而,30万筑路大军不信邪,以牺牲2000多名筑路者为代价,于1970年7月1日实现成昆铁路正式通车。
  三线建设给凉山带来一套齐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对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年播下的工业种子,后来在西昌生长出一座钒钛产业园区,其总产值占了整个西昌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数据变化更直观展示了一个区域的发展:1952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0.44亿元;2011年,凉山跻身“千亿GDP”俱乐部,经济总量在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位列第一;2021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飙升至1901.1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九。2022年1月10日,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从西昌西站驶向彩云之南,标志着凉山迈入“动车时代”。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动车让攀西经济区的地位上升到了国家大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很可能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外的次极中心。

改革开放送东风
大国重器遍地开花不断刷新纪录

  科学家钱学森看好成昆铁路和西昌青山机场,当我国计划建卫星发射试验场时,他建议“最好在西昌附近”。后来,解放军工程兵、通信兵、铁道兵5000多人及老一辈航天事业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专家奔赴冕宁县,建设卫星发射基地,逐梦航天。“2号,一分钟准备……起飞!”1984年4月8日19点20分02秒,随着一声令下,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腾空而起。这是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同步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火箭氢氧发动技术、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在这里升空,渐成北斗母港,并跻身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我国系列“嫦娥号”从这里启程揽月,创造了中国高度。
  凉山又名千河之州,1094条河流开山辟谷涌向江海。70年间,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巨型水电站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水电站的世界水平。丰富的水、风、光资源相继被科技唤醒,崛起一座“清洁能源王国”。

脱贫攻坚看凉山
105.2万人脱贫,凉山再跨越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17年前,摄影师林强曾拍下了村民阿达色贵绑着鸡,徒手溜索过江的画面。如今,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车辆鸣着笛开进村庄,溜索被弃用,阿达色贵也在德昌县买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
  吉克史毅是第一个从悬崖村走出来的在职博士生。他的家乡,曾因村民靠藤梯出行令全国人民感到揪心。如今,乡亲们出行的路变成了2556级钢梯,122个家庭搬进了县城周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出路也更多了。
  改变,均源自我国的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6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
  最终,凉山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凉山和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全面小康的时代跨越。

创造新的历史
新时代凉山儿女有了新梦想

  七十年团结奋进,凉山儿女书写了一部奋斗史诗,建成了世界第一高墩大桥金阳河特大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世界最深的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会东县、全国最大的石榴产业园区会理石榴现代农业园区……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征途上,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
  538万凉山儿女说,“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七十年风华正茂,凉山有了新梦想:加快建成全国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际阳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凉山篇章,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凉山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周翼 罗石芊

【参考文献】
  [1]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
  [2]凉山彝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凉山·历史大事记1923—2021[Z].西昌:准新出图(2021)第67号
  [3]王吉林.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主改革文献资料汇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