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宽窄巷-
A15宽窄巷
  • ·《荧惑归途》导演:科幻细节暗藏天文知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火星到地球要走多久?

《荧惑归途》导演:科幻细节暗藏天文知识

片中的豆腐圆子

导演孔佑阳

《荧惑归途》剧照

《荧惑归途》剧照

《荧惑归途》剧照

片中荧荧的外婆

  2088年,广阔无垠的浩瀚宇宙之中,人类的足迹踏上了火星,在这个星球生活、工作,开辟着新的生存领域。而在与火星相隔上亿公里的地球上,仍有人类生活的踪影,时刻牵动着远走火星人类的心弦。当远离家乡的“火星打工人”荧荧,渴望回到地球探望年迈病危的外婆,《荧惑归途》的故事,就发生在其中……
  9月16日,由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发起的“胶囊计划”正式公布了14部动画短片作品。作为B站国创动画人扶持计划项目之一,其以“极致情绪”为主题,邀请了具有成熟动画制作经验的专业团队创作独立动画。其中,由孔佑阳导演的作品《荧惑归途》,成为了“胶囊计划”系列作品中播放量最高的几件作品之一。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60多年后,当人类踏上地球之外的星球开始新家园的探索和建设时,仍牵挂着地球这片土地上所栖息的亲人。《荧惑归途》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一场发生在苍茫宇宙中星际之间的“乡愁”和归家之旅。“作为在外打拼的游子,我对于‘回家’的感悟是深刻的。就像片中所说的那样:‘家是我们的根,有家就有回去的地方’。”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导演孔佑阳这样说道。

跨越星际的“归家之旅”
“荧荧是无数游子的折射”

  2088年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在孔佑阳所建构的世界中,站在地球的土地上遥望天际,就能看到漂浮在上空的星际高铁站。星际高铁穿梭在广袤的宇宙之中,是往返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唯一途径。而年幼时的荧荧就坐在外婆身边,抬头望着正在修建的星际高铁站,听外婆说要为她准备爱吃的见手青。可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大成人的荧荧为了自己的梦想,选择去往火星打拼。于是,一场跨越星际的“归家之旅”,就发生在了荧荧想要回到地球探望外婆的过程中……
  “其实认真看的话,就能发现这是一部我夹带了特别多‘私货’的作品。”孔佑阳说,起初在筹备这部作品时,几乎只有他孤身一人,所以从剧本的构建开始,片中的主角荧荧,就映射了许多孔佑阳年少时的记忆和故事。荧荧年幼生病时外婆亲手做的豆腐圆子、想要回到地球时抢票软件显示的地点昆明、喜欢吃见手青的食性……其实都来自孔佑阳的经历。他奶奶最拿手的菜就是豆腐圆子,而这些豆腐圆子就如同一个个星球,奶奶自然是其中的太阳。
  “作为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我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一直对回家这件事感触颇多,就想写个故事。另外我从小也是个‘科幻迷’,对科幻这个大类别也非常喜欢,所以自然而然地把这两个元素结合了一下。一方面是自己作为游子回家的感触,一方面就是科幻元素,于是有了《荧惑归途》里的故事。”
  孔佑阳想到,如今离家的游子在大城市中拼搏,几乎只能在春节等节日与家人团聚。那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是否人类间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不仅是流转在城市之间,而是相隔在星球之中,归家变得更遥遥无期和困难重重。而片中的荧荧,就是未来世界中无数游子的折射。
  所以,当观众看到荧荧为了抢票回家抓狂,或是在火星“打工”时的疲惫不堪,还有结束工作瘫倒“撸猫”时的放松,都异常感同身受,就像看到了不同时空中的自己。就连荧荧和亲人之间敏感又深厚的情谊,与父母观念不同的争执,都像极了不少年轻人的成长故事。
  “在我看来,年轻人更渴望到未知的世界打拼,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可能就会和父母有些矛盾。”孔佑阳说,就像片中荧荧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与母亲争吵后决定孤身前往火星,以至于四年都没有回家探望。可当从火星去地球的高铁发生事故时,却是妈妈修建的高铁防护措施救了她的性命。“所以我想说的是,家人之间那种跨越时空的爱,冥冥之中都是互相守护的。”

中国式亲情故事的科幻表达
“26个月才能回一次地球”

  “根据地球与火星位置的关系,每26个月火星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的机会,国内的星际高铁在地火相距5500万公里到1.8亿公里这个范围才能运作,超过这个距离是不能运行的。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你就只能两年后回家了……”画面中,面对不断减少的星际高铁舱位,耳边是同事着急的提醒,荧荧急得手足无措又满头大汗。正是这些微妙的设定,直观地告诉网友,这是一部科幻作品。
  而在正片中,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细节:在火星的荧荧走到户外,呼出的气体顿时凝结成冰;在去乘坐星际高铁的途中,火星刮起沙尘暴……火星上生活的人类,在户外需要穿着像薄膜一样的保护罩,呼出的气体会结冰,那是因为火星常年低温;而荧荧遭遇的沙尘暴,也是因为火星时常发生风暴。
  “在剧中,火星是地球人正在建设中的家园。如果整个火星城市都用一个空气罩来模拟人造大气的话,我觉得对于正在建设中的火星可能成本太高了,所以给人物单独设计了像气囊和薄膜一样的保护罩。”孔佑阳说。
  同时,荧荧所面对的“错过这一次就要两年后才能回家”的紧迫状态,其实也是来源于太阳系在公转时所产生的客观情况。孔佑阳介绍,其实他在撰写这个部分的剧本时,是写得极为过瘾的,而且回家的时间设定也包含了每26个月一次的“火星探测窗口”这一天文知识。
  “像火星和地球,因为是以不同的公转速度在运行,所以地火距离是在不断变动的,是一会儿近一会儿远的。这是我当时写故事时很兴奋的一点,因为这直接造成了荧荧回家是有一个窗口期的。这与中国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祝融号’去火星时一样,发射窗口期是26个月一次。”所以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荧惑归途》中所暗藏的科幻细节及其基础构造,是建立在符合逻辑的天文知识上。

中国动画题材
“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尝试”

  就在“胶囊计划”系列作品亮相后不久,在10月29日晚举办的B站国创动画发布会中,观众翘首以盼的《三体》动画版也宣布定档。联想起数年前爆火的电影《流浪地球》和口碑不俗的动画《灵笼》,似乎都在无意中透露出一个趋向,那就是科幻题材在国内影视创作中,逐渐崭露头角。
  谈到这个话题,孔佑阳也由衷地表达了欣喜,作为一名“科幻迷”,同时也是原创动画行业的从业者,他感受到了科幻题材在当下所拥有的热度。“动画很契合科幻题材的呈现,这一形式本就适合展现天马行空和具有幻想元素的作品。”
  翻看孔佑阳的代表作品会发现很多眼熟的名字,他曾加入《姜子牙》担任主创,后又参与《白蛇2:青蛇劫起》的创作。从孔佑阳参与的这一系列出圈的动画电影中,也能看到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名著古籍,这些古老的“IP”正在成为中国动画创作的富矿。而《荧惑归途》的故事核心,探讨的也是中国式亲情故事下的科幻表达,其中有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是中国人独特的情感内核。
  “在做《荧惑归途》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有中国特色、接地气的科幻故事。”孔佑阳表示,从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走红,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姜子牙》……中国经典的传统神话,成为了中国动画作品重要的文化矿产,也成了动画电影中的“安全牌”。
  “挖掘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中的更多可能性,这是个不错的方向。但我们同时需要更多原创的、新角度的思考和题材创作。就像一个餐馆不能只做一道菜,否则无论再怎么好吃,观众也会吃腻。”在孔佑阳看来,不光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国风题材,还有现实主义题材、科幻题材等一系列的领域,需要中国动画人的挖掘和探索。
  “各个维度的动画作品,都需要不断地涌现。这样中国动画才是在进步、在发展的。”孔佑阳说。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