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颗心》探索“人体秘境”
纪录片《打开一颗心》海报
各式各样的心脏起搏器
纪录片《打开一颗心》剧照
VR演示
心脏,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每天它要不停地跳动10万次以上。那你,是否真的了解这颗跳动在胸腔里的心脏真实而完整的面貌呢?
近日,中国首部聚焦心脏领域的医学科普纪录片《打开一颗心》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片中,从心脏的演化、发育,再到心脏手术的历史、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心脏移植等角度,缓缓道来这个器官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心脏奥秘的勇气和智慧。
“心脏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却是外科手术领域中最晚触及的领域。人们对心脏本体的探索以及心脏医疗科技飞速的进步,都引发我们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系统呈现。”《打开一颗心》收官后不久,封面新闻独家采访到该片的总导演柯敏,聊起这部纪录片创作的初衷和幕后故事。
想要全面而清晰地认识一颗心脏,应该从何处着手?又该如何向观众传递科学又易懂的医疗观念,让人们珍视每一次的心跳呢?于是,在纪录片《打开一颗心》中,用总共6集、每集25分钟的篇幅,逐层揭开这个器官鲜为人知的真相。
《生命之泵》《心脏刀锋》《心脏王冠》《心跳秘密》《心血之道》《换一颗心》……在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中国首批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者之一,没有心跳却能像
正常人一样生活;主动脉作为身体里最粗最大的一条动脉血管,是如何与心脏相通,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堪称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心脏起搏器,可以让停跳或者跳慢的心脏恢复正常……
“最开始,我们打算用不同种类的心脏疾病来划分分集的内容。但随着创作的深入,这样的视角明显变窄了。”柯敏说,“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回到心脏本体,把它作为主角,通俗地讲,就是把心脏看作一个人,建立它的形象,为它立传。”片中,一点点拆解着这个器官。“如果说心脏是一个房子的话,这座房子,有水管,也就是血管;有电路,就像心脏的电生理;还有门,也就是心脏的瓣膜。此外,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怎么能一边启动一边修发动机,这就要说到体外循环技术的发明。发动机的输油管路,也就是心脏的冠脉出了问题,又要怎么修。发动机老化,不能再修了怎么办,于是第六集《换一颗心》,讲的是心脏移植……”
“做了十几年片子的人都知道,对电视而言,用具体疾病做结构,是具体而集中的,操作起来相对容易,而用科普做结构,是以零散的知识点来贯穿,既要看懂还要好看,很难。但没办法,决定选了这条路,哭着也要走完。”柯敏回忆,大概去年的10月份,第一集的拍摄内容就已经基本完成,之后团队一直在磨文稿、磨剪辑,“现在回想,多亏赶上了‘人工心脏’这个案例的精彩,也把‘心脏是生命之泵’的主线给串起来了。做片子,除了努力,运气也很重要,所以要感谢所有支持我们拍摄的嘉宾。”
“一直以来,我们做此类科普纪录片时,最困惑的点在于,不仅要打破知识的壁垒,用通俗易懂的陈述方式向观众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去贴近受众的生活,唤起人们的共同情感,在理性的知识之外带给人们较为深度的思考。”柯敏说,所以在片中出现的案例,那些曾经因为心脏疾病而生死一线的患者,他们的故事无形中传递着医学所带来的“奇迹”。
譬如,在片中第四集出现的中学老师刘斌,曾在学校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濒临死亡。生死攸关之际,医务室校医在体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帮助刘斌恢复了心跳。这一集中,就以心脏起搏器为线索,述说着医生和科学家在努力破解更多心脏电路系统的密码,守护生命的律动。
“我觉得刘斌的故事,更具有普遍意义。”柯敏说,第四集的采访拍摄场记她反复看了多遍,在她眼中,刘斌就像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他所遭遇的经历也许有一天也会发生在你我身上。可刘斌又是幸运的,当他被心脏起搏器救回,因为原发性室颤找不到发病原因,他的体内被植入了自动复律除颤器,终于恢复了心跳节律。而这份幸运,是正确及时的施救、救命“神器”的普及、医疗器械的研发,所有合力的结果。
同时,片中也展现了中国医生的不懈努力与伟大贡献,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心脏奥秘的勇气和智慧。柯敏说,团队历时两年,深入走访25家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病医院、研究所、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实验室、博物馆,更采访了包括3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十余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
谈到纪录片《打开一颗心》时,总免不了要提到另一部作品——《手术两百年》。时光倒回到2019年,《手术两百年》横空出世,几乎获得当年纪录片界的所有重要奖项,更被纪录片业内学者评价为“中国科学纪录片在沉寂多年之后的再度崛起”。
柯敏当时就是《手术两百年》里分集《打开心脏》的导演。正是因为有了此前的一些积累,才有了《打开一颗心》的诞生,将前作未能道尽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值得一提的是,柯敏所属制作团队的新作《大脑深处》也在备播定档中,都属于“人体秘境”系列纪录片。
“我之前看到一个网友评论,说看完《打开一颗心》,‘四肢发软、浑身无力、有点难受、但涨知识’,我觉得说得很真实。”柯敏说,“人们可能看完纪录片,会感知到身体的奇妙,关心关注自己的身体,那我觉得就挺有意义的。”
柯敏清楚地明白,医疗类的纪录片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也难以热搜霸屏。但她希望这部作品能拥有更长尾的效应,“希望不仅仅是播出的这一段时间人们关注,也许过个两三年,有人突然想了解冠心病,去搜资料的时候把这个片子搜出来,了解了冠心病的来龙去脉,我就觉得很欣慰了。我希望作品至少在三至四年的时间内是不落伍的,能跟上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