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乘风破浪 助力川渝文旅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1成渝十大文旅领军人物”专访

乘风破浪 助力川渝文旅高质量发展

  11月25日,遂宁市大英县,成渝文旅发展交流活动暨“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隆重举行。经过一年评选,包括“2021成渝十大文旅领军人物”在内的六大重量级榜单一一揭晓。
  随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重庆文联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甘孜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重庆北仓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波,重庆金刚碑温塘聚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冉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研学旅游组织(WRTO)执行主席,来也股份创始人杨振之,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青山,重庆旅游商会会长刘放等10位“2021成渝十大文旅领军人物”获奖者进行了专访。

庞茂琨:期待成渝艺术交流“零界限”

  成渝美术一直“共生共荣”。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持续在重庆和成都开枝散叶,为“双城”艺术氛围带来新鲜活力。其中,作为川美院长的庞茂琨功不可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庞茂琨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两地艺术发展带来不少利好政策,这也会让成渝艺术家更加紧密地携手前行。
  “川渝本来就是一家,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也从来没有停歇过。”庞茂琨说,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以来,两地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其实,无论是成都的艺术活动,还是重庆的艺术活动,都离不开川渝两地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共同策划。“更期待成渝两地的艺术交流没有界限,能更加频繁地来往,形成一个水乳交融的联合体。”他说。

唐飞:考古是以文塑旅的灵魂

  “很荣幸获得这个奖项,我觉得这是对考古工作的肯定。”唐飞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四川的地下遗存、地上文物,是传承巴蜀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四川对外交流的金色名片,“作为一名考古人,未来将继续为川渝文化高地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考古是以文塑旅的灵魂,以旅彰文的支撑。近年来,四川考古人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艰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皮洛等旧石器遗址延伸了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轴线;三星堆遗址、城坝遗址、罗家坝遗址等增强了巴蜀文化的历史信度,丰富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蜀道、茶马古道、盐道、宋元山城、长征文化线路等活化了历史场景,为文旅融合、谱写新时代文化强省新篇章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和资源支撑。

刘洪:甘孜将做好成渝“后花园”

  “这个奖项,是对甘孜文旅工作的认可。接下来,甘孜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两地的文旅发展贡献甘孜力量。”刘洪说。
  甘孜州是全国旅游资源最富集、历史文化最厚重的地区之一,已查明旅游资源36112个。其中,旅游资源总数和优良级、四级、五级资源数均居全省第一。目前,甘孜州正借助优势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并加快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甘孜不能落后,也要积极融入其中。”刘洪说,通过借助川西高原的优质文旅资源,和成渝两地实现资源“互换”。“我们把最好的资源呈现给成渝两地的游客朋友,做好成渝‘后花园’,让更多的人到甘孜旅游打卡,推动甘孜文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说。

冉巍:川渝文旅携手拓展新空间

  “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希望能与川渝两地的优秀文旅人携手,相互交流、分享、进步,为川渝文旅发展作出贡献。”冉巍说。
  作为重庆夜生活的制造者,冉巍对川渝两地的文旅特点有自己的看法:“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再加上近年来打造出的‘赛博朋克’风格,让这座城市成为了‘网红’城市;成都是天府之国,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更多的是休闲文旅。”
  他进一步表示,正是因为存在差异,所以川渝两地在文旅发展上具有互补性。两地文旅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携手联动发展,将会使该区域的旅游场景更加丰富,旅游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从而带动区域整体旅游消费。
  “受疫情冲击,当下文旅产业发展普遍低迷,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川渝携手推动文旅复苏、发展的具体举措才能真正落地。”冉巍说。

宋青山:构建全域全季全时文旅新格局

  “能荣获这个奖,是意外之喜,也是对我从事文旅工作5年来的一个总结。今后,我会将这份荣誉转化为工作动力,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贡献自贡力量。”宋青山说。
  自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城市文旅资源。当前,自贡市委、市政府正在强力落实“文旅兴市”战略,吹响了文旅深度融合的“集结号”。宋青山说:“未来我们将在深入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入挖掘‘盐、龙、灯、红’城市文旅资源,以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和中华彩灯大世界两个IP为引领,在产品打造、品牌建设、产业提升等方面做牢做实做强,构建全域全季全时全龄文旅新格局,以实际行动投身自贡文旅名城的打造,助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智林:继续踏步前行助力四川文旅发展

  “很幸运,同时也感到了压力。目前四川正在向文化强省迈进,站在文旅发展的‘风口’,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自己,为助力四川文旅发展道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智林在接受专访时说,川渝两地都是巴蜀文化的沃土,尽管区域有划分,但在情感上、在共同发展的理念上是不会划分的。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角度来看,两地文旅人同心同德、团结共荣,可以在各个领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从发展方面找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作为文艺工作者,希望我们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找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他说。
  对于年轻演员,陈智林表示,希望他们都能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仅是艺术成功,更重要的是品德上的成功。没有好的人品,就没有好的艺术。

肖平:公共图书馆应具有旅游属性

  “成都图书馆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体现了四大融合。其中第一个融合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肖平说,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打破了市民对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印象,也让读者感受到,其不仅是“藏书楼”“借阅室”,更是一个集阅读、展览、共享、交流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文化艺术空间。
  “以前我们在思考阅读怎么样跟旅游融合时,往往考虑的是把阅读资源放进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中。后来,我们就反向思维,觉得公共图书馆就应该具有旅游属性,应该按照旅游景点的标准来塑造它。”肖平说,城市公共图书馆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文化气质,甚至生活美学,其本身就带有旅游属性。当外地游客来到此处,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

李传波:塑造川渝文旅发展新模式

  “评选活动为文旅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与学习的平台。我和团队将继续精耕设计与创意、运营与管理,走进‘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文旅建设领域,为川渝文旅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传波说。
  对于川渝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李传波说:“可构建稳定的成渝文旅产业链条和体验互动地图,让更多人参与到川渝文旅项目中来;数字活化成渝存量及兴建的文旅资产,让国企和民营企业联动,形成灵活的市场机制;加强‘成渝智作’文旅IP运营,形成合力共同互动传播;扩大成渝文旅文创企业‘双循环’协作,提升区域竞争力,塑造区域特色,带动区域相关产业链发展。”
  李传波表示,通过川渝合力发展,巴蜀文旅走廊有潜力被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的跨区域国家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

杨振之:成渝文旅协作应做成范本

  今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印发,为川渝两地的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团队参与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川段实施方案。国家层面,我也是顾问专家,参与了整个规划过程。”杨振之在接受专访时说,如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和区域协作做成一个范本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规划中明确,要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按照这个定位,要把这个区域建成一个宜居的高质量发展高地,就需要以产业升级作为核心。”杨振之进一步补充说,比如要注重休闲和度假产业的发展。他建议,遂宁可以做一个主题公园的集聚区,并在建设过程中融入国际范、中国味。卓筒井遗址区要建成一个世界级的遗址公园,“可以从矿物质成分、盐疗的医疗价值、美容价值进行系统挖掘。”

刘放:川渝文旅联动发展将促进消费升级

  “受疫情冲击,几年来文旅产业比较低迷,举办‘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评选活动,有利于整体产业复苏。”刘放说。
  对于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刘放有着深刻的理解,“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在他看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具体实践,“不仅能将川渝两地的地域地貌、人文风情等文化彰显出来,还能加快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刘放表示,川渝两地文旅联动发展,尤其在市场上有很大互补性,“两地联动后,随着旅游时间拉长,不仅能使区域空间得到延伸,还能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杨帆戴竺芯杨金祝李雨心刘恪生王越欣李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