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要闻-
A8要闻
  • ·集全球之智推进生态修复
  • ·东北虎、豹种群正快速增长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者、海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

集全球之智推进生态修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供图

海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

  10月,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满一岁。自2019年试点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连续3年实现数量增长,成为全球唯一缓慢增长的猿类。3年间,中华睑虎、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等新物种接连被发现。截至目前,该国家公园至少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其中包括9种植物新种、6种动物新种和13个大型真菌新种,许多昔日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
  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从事热带雨林保育和管理工作30多年、参与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的海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亚东博士,听他讲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

核心保护区
原住民搬迁年底全部完成

  记者:对于一般控制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怎样管理?
  周亚东: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主要在原有20个保护地基础上整合而成,国有土地比例占比超85%,这为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但为了大面积、整体性的保护,在规划该国家公园范围时,一些村庄的集体土地也被纳入进来,其中核心保护区里有11个村1885人。
  这些村子处于海南大江大河的源头和天然林斑块间的连接带上,是该国家公园最核心的保护地带,生产生活交通都不方便。对于核心保护区内的村落,我们全部采取了生态搬迁的方式,既保护环境,又帮助老百姓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生态搬迁工作到2022年底将全部完成。
  同时,我们制定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一般控制区的原住民生产生活进行了明确界定,倡导用生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生活,少施农药、化肥,生产有机农产品。村民原承包种植的桉树等外来树种,将组织有序退出,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国家公园内的矿场、水电站,海南省委省政府也下了很大决心,目前已将不利于生态保护的9座水电站关停,矿业权全部退出。
  此外,在生态保护措施方面,我们建立了全球智库,向全球专家学者发布研究课题,聚全球之智来指导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保护。

从六个方面
系统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记者:未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怎样的规划?
  周亚东: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们还在探索和思考,目前我想了六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第二,加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第三,加强海南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这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大使命。
  第四,推动社区协调发展。鼓励原住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优先聘用原住民担任生态管护员,鼓励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完善基础设施,有效带动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加强行政、资金、人才、法规政策支撑保障。资金来源方面,目前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为主,未来要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多元资金保障机制,将社会捐赠、特许经营等收入合理利用起来。科技人才保障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法规保障方面,要根据国家的精神和政策,修改完善国家公园条例和特许经营的管理办法。
  第六,要加强对外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完善科普宣教和生态体验设施,建设野外观测站点和自然教育基地,为社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观科普游戏场所。
  接下来,我们会系统性开展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国家公园内以人工林处置为代表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将继续有序处置,用10年的时间来化解这些问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海南海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