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重塑遗址 巴文化走向活态传承
  • ·如何更好传承巴文化?陈卫东解答传习志愿者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如何更好传承巴文化?陈卫东解答传习志愿者

  名人大讲堂是普及性、大众浸入式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活动品牌,探索构建符合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体系。12月20日,在“寻城记——城坝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文化演讲现场,4位青年传习志愿者与陈卫东进行了交流。
  来自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的青年教师李晓龙提问,达州研究巴文化是不是一定要有特色,与重庆的巴渝文化是不是必须要有显著的区别?怎样才能突显达州巴文化的特色?
  陈卫东回答说,从文化区域上来说会呈现不同的现象。比如目前从战国时期,在达州地区的青铜文明其实是远远高于长江流域的巴蜀文明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值得我们研究。传承发展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宣传,但我们的基础材料还是非常薄弱,还没有进行深入挖掘,这些都还需要努力。
  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袁智勇则对城坝遗址的历史渊源更感兴趣,请教了陈卫东关于秦汉时期中央与巴蜀地区的关联。陈卫东说,首先从物质文化来看,秦灭巴蜀以后至汉,整个川东地区已经融入到了汉文化之中,对巴蜀地区进行了统一管理。也得益于此,我们现在能够在城坝遗址看到比较完整的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东汉之后,中央政府与巴蜀地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促进了巴蜀地区文化的大规模发展。
  来自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的工作人员黄俊芳与陈卫东探讨了城坝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更侧重于哪一方面?陈卫东认为,城坝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是很重大的事,保护文物是很重要的一环,肯定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效益去损坏文物古迹。出了这么多精品的遗址,我们应该在保护下有序打造。
  达州市的青年媒体工作者伍月提出了如何通过现代手段、进一步提升巴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问题。陈卫东说,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做了大量与数字相关的东西,但基于现有技术,很多东西还不能完整呈现。这也促使考古工作人员从更大的范围去思考问题,如何向公众有效展示,这或许是最重要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