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苏东坡在眉山度过了怎样的童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苏东坡在眉山度过了怎样的童年?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走进苏轼出生地四川眉山

苏轼早年求学的蟆颐观。

  2月4日,立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式启动“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九路记者重走苏轼人生足迹,寻访北宋年间的明月清风与东坡故事,完整还原真实、丰满的苏东坡一生。
  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他先后在这里度过了26年,包括整个童年。“可以说,在眉山的成长经历,对他的人格培养、三观形成和日后的处事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著名作家、眉山市作协主席刘小川说。
  苏东坡成长时期的眉山是什么样?这位中国文化巨人为何从这里出发?他的早年成长经历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天时
孙氏书楼
开启眉山雕版印刷繁盛

  三苏祠,是史料可考证的苏东坡在眉山时的故居,900多年前,苏东坡家门口这条纱縠行,还是一条专做纱线、布帛买卖的街巷。苏母程夫人在街上租了一个店铺经营,贴补家用。20岁那年,苏东坡首次离开眉山,赴京赶考,高中进士。
  “有人说苏东坡开启了眉山的进士之风,这是很片面的。”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眉山市文联副主席王晋川认为,应该说眉山孕育了苏轼,苏轼成就了眉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要研究苏东坡,还要回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去。
  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在眉州城。此时的大宋,是中国的经济高峰,也是文化高峰。
  因为有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孙氏书楼,眉州城显得与众不同。
  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刘清泉介绍,孙氏书楼兴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屡毁屡建。但其后人却能屡屡修复,重现其辉煌,足以看出当地人对读书的重视。
  “眉山由于‘孙氏书楼’范本书丰富,读书者多了,写书的人也多,有了生意,刻版商就不断往眉山跑。”刘清泉介绍,眉山刻版印刷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有一位商人为了显示他的刻印质量,就在刻版的书的读书目录末尾刻上两行大字:“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据考证,这是中国最早在书中印有保护版权的牌记。”
  宋版书中,三种纸张材料全国闻名:麻纸、竹纸、皮纸。而麻纸正是盛产于四川。
  “有孙氏书楼,离原材料近,再加上眉山有岷江航运,这里很快就成为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王晋川说,“在古代,书籍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渠道。一时间,眉山城读书风气大盛。”
  南宋诗人陆游曾到眉山,感慨这里千家万户夜读的盛景,写下了“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从“天下正人”田锡开始,两宋年间,眉山出了886名进士,史称“八百进士”,宋仁宗因此感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州”。
  而根据刘清泉、王晋川等苏学专家最新的研究统计,两宋年间,有名有姓的眉州籍进士,还不止886名,应该有909人。“在苏东坡之前,苏家就有苏涣考取了进士。这种读书的风气,报效国家的梦想,士大夫的风骨,是从小就刻在苏东坡骨子里的。”王晋川说。

地利
富庶之地
穿城三里三,处处有学堂

  往苏东坡出生倒推300多年,他的先祖苏味道被贬来到眉山任眉州刺史,去世后家人扶柩北归,留下一脉在眉山。
  苏东坡就是苏味道第11世孙。“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第10代,苏家才重新有人考取了进士,这个人就是苏洵的哥哥苏涣。”王晋川说,苏家一直没有人考取功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天府之国富庶安定,生活起来太舒服了,苏家人不愿离开。
  峨眉山阴谓之眉山。在王晋川心中,岷江更是滋养了眉山。地处成都平原,岷江过处,千里沃野,物产丰富。在唐代之时,成都就是名列前茅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有“扬一益二”之美称。眉山毗邻成都,受成都地区的带动,经济稳定且繁荣。
  更重要的是,唐宋战乱不断,而四川身居盆地之内,远离战争,老百姓日子丰足,大量的文人墨客涌入四川避难。《宋史》之中就说:“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
  两宋300多年间,只有在四川发生王小波、李顺起义的3年中,稍稍波及过眉山,其余时间皆稳定安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眉山人有条件搞生产,文人也能安心读书。史料记载,眉山穿城三里三,在当时发展算是很不错的了。”
  数百年后,一个与张献忠有关的记载,或许能印证当年眉山的富庶。“张献忠的部下狄三品率部包围了眉州城,但久攻3个月无果。因为城内水土丰富,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宾退录》记载,眉州有学校13所:“嘉、眉多士之乡,凡一成之聚,必相与合力建夫子庙,春秋释奠,士子私讲《礼》焉,名之曰乡校。亦有养士者,谓之小学。眉州四县,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县,凡十有八所。他郡惟遂宁四所,普州二所,余未之闻。”当时,官办的有州学、县学,民办的有私学、书院等。据《四川书院史》统计,宋代四川各地建有书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
  苏轼在《道士张易简》和《众妙堂记》中,都曾提到小时候在天庆观(今蟆颐观)主持道长张易简的教导下学习的故事。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
  三苏祠来凤轩,苏东坡曾经的书房,房内挂着一副对联: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这是苏东坡《答任师中家汉公》中的诗句。
  “当时的书还是比较贵的,这也可以印证苏家还是比较富有。”王晋川说,“苏家有很多田产,属于地主阶级。苏轼母亲程夫人家族在当时更是眉山的名门,司马光甚至在程夫人的墓志铭中说‘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正是因为求学方便,家里又比较富有,苏东坡从小生活在比较好的环境中,有良好的营养,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苏洵才能带着苏轼和苏辙上京考试,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刘小川说。

人和
爷孙默契
这3人对苏东坡影响至深

  和苏东坡一样,王晋川祖籍并不是眉山,而是山西。“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已经在眉山待了快70年。
  这个年近7旬的大爷,现在最常做的事,是给各地中小学的孩子们讲苏东坡的故事。尤其是讲起苏东坡的爷爷苏序时,他兴致高涨。“我太喜欢这个老头子了,我就希望晚年能活得像他一样!”
  在刘小川的新作《苏东坡300篇》里,苏序排在了开篇。“在我心中,有3个人对苏东坡影响最深,排第一的就是苏序。”刘小川说,“爷孙俩太像了,他们做什么事,就像商量好的一样。”
  根据刘小川的统计,苏东坡一生,曾三次用“伟大”来形容苏序。“写苏序的笔墨,比程夫人和苏洵加起来还多。”
  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的苏东坡,曾写《苏廷平行状》,记录爷爷一生。在苏东坡学生李廌所作《师友谈记》中,也专门有苏序的故事。
  饥荒年间,苏序将家中近4000石粮食用于救灾,甚至为了帮助灾民,还变卖了自家的田产。苏序还在房屋周边种满了芋头,在自家门前放上大锅蒸熟,过往行人有饥饿者,都可免费取用。
  “苏序一生乐善好施,基本陪苏东坡走完了整个童年,对年幼的苏东坡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小川说,“乐观、侠义、坚强等烙进了东坡的人格。”
  而对苏东坡影响最深的人排名第二的,刘小川认为是程夫人。“程夫人一生信佛,她教会了苏东坡善良和隐忍。”
  苏东坡一生中,多次撰写回忆母亲的文章,如《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记先夫人不发宿藏》等。“这些文章都反映了程夫人对苏东坡仁爱、不贪财的教育。”
  刘小川说,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16岁嫁给了舅舅的儿子程之才,但婚后两年就遭受虐待而死。苏洵召集宗族上百人,在祠堂宣布与程家绝交,当时夹在中间的程夫人是为难的。“苏洵一生到处游历,后来又带着苏轼苏辙上京考功名,家里的开支是很大的。”刘小川说,“但嫁入苏家29年,程夫人没有问娘家要一分钱,默默付出。最终没有听到两个儿子高中进士的消息就离世了。可以说,没有她和王弗(苏轼结发妻子)的付出,就没有三苏的成功。”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洵在启蒙儿子读书上,起了重要作用。他把故事绘声绘色讲给苏轼苏辙听,然后告诉他们是在书里看到的,还故意把书藏起来,用好奇心去引导娃娃自己读书。”王晋川说。
  而在两个儿子成年后,苏洵一介布衣,敲开了北宋名臣张方平的大门,将两个儿子推荐给了欧阳修。“可以说,苏洵为两个儿子踏上政治舞台,铺平了道路。”
  1059年,在为程夫人服丧期满后,三苏一家沿水路出发,重返汴京(今开封),开启自己人生新阶段。苏东坡写下一首《初发嘉州》,向他的人生新舞台大步走去。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 陈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