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特别报道-
A8特别报道
  • ·“亲民太守苏徐州”被百姓记颂近千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治旱灾、防瘟疫……

“亲民太守苏徐州”被百姓记颂近千年

苏轼在徐州抗洪场景还原雕像。

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研究室主任胡其伟接受记者采访。

徐州苏轼纪念馆。

黄楼奠定了苏轼的文坛地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苏轼一生中去过的地方有很多,但徐州的记忆点似乎并不强。
  眉州是苏轼家园所在,开封是其金榜题名之地,密州是他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名句的地方,杭州则因为西湖“苏堤”天下闻名。在黄州,他经受人生淬炼,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
  但实际上,徐州也是苏轼人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站。
  苏轼在徐州当知州将近两年时间,文学创作还未进入高峰,他主要以政绩闻名,而不是诗词。这段岁月,可能是苏轼在仕途上最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很可能是他人生中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日子。
  苏轼在徐州的功绩,虽然历经千年,但至今仍为徐州人所记颂。短短两年,他在这里一刻也没有闲着,率领徐州军民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治旱灾、防瘟疫……深受百姓爱戴,被尊称为“亲民太守苏徐州”。诗人秦观有诗云:“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于克南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据统计,徐州目前所整修、恢复、新建的苏轼遗迹与纪念景点有50余处,在全国首屈一指。其中,以云龙山、云龙湖为中心的风景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苏轼文化游览区。”

造福百姓
抗洪保城倡导文教治盗安民

  从眉山出发的苏轼,虽然笃信“学而优则仕”,但因种种原因,在京城任职时间较少,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犹如“不系之舟”辗转多地,曾在密州、徐州、杭州等8个地方担任过知州。苏轼晚年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点到的三个地方都是他被贬之地。敏感者自然品出这是诗人的自嘲——透露自己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苏东坡,他的第一头衔是文学家,诗词、文章是他最醒目的标签。但在900多年前的北宋,像苏轼这样优秀的读书人,虽然会把诗词文章当成他们的精神源泉,但是基本不会把文学当成功业或者事业。他们读书、参加科举的最终的目的,是以现实事功实现家国抱负,造福天下。
  苏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在徐州、杭州的功绩。在杭州,他积极构建水利工程,因疏浚西湖而修筑的苏堤,成为千古佳话,闻名世界。在徐州,当黄河决口大水攻城时,他勇敢担当,带领军民抗击洪水;他甚至带领群众在徐州第一次发现煤炭,奠定了徐州的煤炭工业基础……苏轼不仅有杰出的政治、管理才能,还有对百姓具有恻怛之心的民胞物与精神。苏轼研究专家周奎生用20个字总结苏轼在徐州的功业:“抗洪保城,开发煤炭,劝勉农商,倡导文教,治盗安民。”
  苏轼性格耿直,在处理问题上对事不对人,既反对王安石激进的变法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朝中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这也使他的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虽有宰相之才,却无首辅之运。黄庭坚曾作诗认为,像苏轼这样的冰雪高超之人,本应是国家宰辅人选。但纵观苏轼整个职业生涯,远远没有他的恩师欧阳修那样顺遂。纵使如此,苏轼依然在有限的舞台和空间里,做出不少有意义的事情。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地方为官,抑或是被贬到海南岛,他造福一方百姓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曾改变。

人生三盛
留下诸多业绩被尊称“苏徐州”

  熙宁十年(1077年)4月,时年40岁的苏轼从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调任徐州知州。从早年开封城里金榜题名的少年,到如今,苏轼已来到人生的中年,但此刻的他心气是往上走的。
  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可见他对自己被派往“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任职还是较为满意的,有被皇帝委以重任之感。
  2月4日和5日,“寻路东坡”报道组探访徐州。民盟徐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六如站在苏轼曾治理过的黄河故道旁、苏堤北路之侧,向记者讲述了苏轼与徐州之间的关系。
  “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从徐州真正开始的。苏轼在徐州可以用‘三盛’来概括:到徐州上任之时,正处于40岁的盛年;因为抗洪保城有功,他深受百姓爱戴,还受到皇帝嘉奖,此时他处于事业生涯之盛;第三个盛,他在徐州修了黄楼以后,写下一首《九日黄楼作》,天下的英才都来唱和,写了很多的诗。后人还将这一时期苏轼的诗词作品集结成册,起名为‘黄楼集’,由此奠定他的文坛霸主地位。”李六如说。
  苏轼曾做过八个地方的知州,其中以徐州和杭州的任期最长,政绩也最为卓著。“在徐州当知州的人很多,只有苏轼被百姓叫作‘苏徐州’。”李六如感叹:“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苏轼在徐州执政近两年,给徐州人民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却是无限的。”
  徐州黄楼上有诗联曰:“碧水柔波,不尽黎民厚意;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
  徐州老百姓对苏轼铭记于心,世代流传。记者此次在徐州采访时真切感受到,苏轼在徐州的痕迹之深,不光有苏轼纪念馆、黄楼、苏堤北路、苏堤南路、苏堤小区,还有苏公岛、苏公桥、苏公塔,以及根据苏轼诗句“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而建的杏花村。到徐州半天,记者就找到来自多个行业的多位苏轼研究者、苏轼文化爱好者。

万人相送
一连写下九首告别诗

  苏轼在徐州任知州24个月,之后调任湖州知州。离别徐州时,百姓与他彼此恋恋不舍。苏轼为此写下《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江城子·别徐州》《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留别叔通、元弼、坦夫》《灵璧张氏园记》等9首告别诗。这是他一生中写送别诗文最多的一个地方。
  离开徐州那一天,苏轼骑马出城,发现城门内外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父老乡亲。此情此景,苏轼深受感动,含泪深情地写下《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一曰:“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镫遭割截。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真’,情真,景真,抒发了他对徐州风物人情的无限留恋,显然他已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苏轼研究专家陆明德说。
  分析这九首送别诗,陆明德还总结出几个“前所未有”:“送行的队伍,从衙门口一直延伸到云龙山下,延续到汴水河边的码头,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割蹬截鞭,千方挽留,前所未有;马前跪拜,敬酒送别,千恩万谢,前所未有;马上走笔,一连五首,前所未有。马上走笔,即情赋诗,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具有高超的书法艺术。一连五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在《灵璧张氏园记》中,苏轼还表达出在徐州隐居归老的念头:“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感谢民盟徐州市委会、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徐州青岭书院对本文的支持

还原历史
组织、带领百姓抗洪保城
他喊出“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早在清代,黄河改道,就已经不走这儿过了,徐州人现在说的黄河,准确地说是故黄河。”一到徐州市中心,就遇到一条波光粼粼的河,一位晨练的80岁老人向记者介绍道。在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这段故黄河是汴水河道,苏轼曾在诗中写道:“古汴从西来,引我向南京”。此处的南京,是指现在的商丘。
  位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的徐州,是明清时期京杭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同时在古代也是汴、泗二水的交汇处,历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在1855年改道之前,黄河在给徐州带来便利的水路交通时,也给徐州带来了严重的水灾洪患。
  公元1077年7月,苏轼刚到徐州上任两个多月,黄淮地区连降暴雨,黄河决口于澶州(今河南濮阳一带)。之后大水沿着汴水到了徐州,水漫城壁,若是城墙一倒,整个徐州城就会淹在水底,情势非常危急。作为地方长官的苏轼,组织、带领徐州居民进行了一次可歌可泣的抗洪斗争。他临危不惧,以身帅之,与城存亡,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声音。
  在徐州工作、生活的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研究室主任胡其伟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苏轼在徐州城西门修堤筑坝,把一部分水引导排出去,然后一部分的水沿着汴河汇入泗水。在他之前,一发大水,大家只会逃跑避难。但苏轼却表现得很有担当和勇气,带领大家一起想办法抗洪。比如他首先制止富民‘争出避水’,安定民心。宋代为防止地方军权的集中,地方知州没有权力调动禁军。苏轼亲自去劝说并感动禁军长官,答应一起救险。”
  在此期间,苏轼与抗洪军民共进退,在大堤上住了几十天,一直坚守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在苏轼的组织、指挥和影响下,其他官吏也不敢怠慢,这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制止了大水灌城的惨祸。
  在抗洪过程中,苏轼表现出不俗的智慧,一方面加固徐州城墙,阻遏洪水灌城,另一方面带着士卒抓紧时间在徐州城东南角、向南山(户部山)方向筑一高堤,水遇堤而止。经过45天的奋战,大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
  为了防止大水再度威胁,苏轼一方面奏请朝廷调拨防洪款项,另一方面组织百姓筑堤固岸,于城东门建筑高楼。因古人相信“水受制于土”,黄色五行属土,所以涂上黄土,并取名“黄楼”。黄楼临黄河而立,充分表示了苏轼对黄河洪水的警觉。当时黄楼的建筑非常宏伟,苏轼曾这样评价:“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为表达徐州人民对苏轼的怀念,198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被毁的黄楼,并于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

为解决居民冬季烧柴困难
他为徐州第一次发现煤矿

  苏轼是全才,对此我们已经有充分了解。但当人们了解到苏轼还是中国煤矿史上绕不开的人物时,仍会感到意外和惊叹。
  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在讲座中透露,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时发现了煤矿,因此被视为中国采煤事业的先驱,而正是从那时起,徐州煤矿开始被开发。
  徐州苏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本刚介绍,“原来徐州的冬季,大雪过后往往柴薪奇缺。为解决徐州居民冬季的烧柴困难,苏轼根据徐州地理环境和掌握的线索,反复考察、勘探,派人四处找寻‘石炭’(即煤炭),终于在1078年12月在白土镇孤山勘探到了石炭,并组织开采,解决了民众冬季燃料问题。”
  苏轼曾撰诗文详细记述了徐州煤炭的开采背景、规模以及关于煤炭的用途。“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瑿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这是江苏对发现煤炭最早的历史记载。自此开启了徐州近千年的煤炭产业发展史,徐州也成为近现代著名的产煤城市。“可以说正是苏公千年前点燃的这一膛炉火,一直燃烧了千年,温暖了徐州云龙的山水,也温暖了徐州的千家万户。徐州百姓要感谢苏轼,感谢爱民如子的苏知州。”张本刚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纪陈杰
  徐州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