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北京去
  • ·得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第一时间去基层调研
  • ·(紧接02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胡晓玲:

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北京去

身着土家族服装的胡晓玲。

  

人物名片

  胡晓玲,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村支书

履新感言

  我决定围绕乡村振兴,把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北京去。
  从1月中旬得知自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到3月初将启程去北京参会,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胡晓玲异常忙碌。
  一边是村里千头万绪的工作,一边积极思考着,要把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在做了一番功课后,胡晓玲决定将焦点聚到乡村振兴上,“我决定围绕乡村振兴,把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北京去。”
  胡晓玲,女,土家族,是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村支书,一名来自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黄连村,顾名思义,曾经这里的日子比“黄连”还苦。
  胡晓玲是黄连村土生土长的女儿,也是该村第一个走出去又回来的大学生。2010年,她放弃成都的高薪,回村当选为村支书,带领广大群众一步一步脱离苦日子,一干就是13年。

把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会上

  “我是1月15日得知自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说实话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和兴奋。”谈到自己当选,胡晓玲仍难掩心中的激动,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村干部能到北京参加两会,是一种难得的荣誉。
  激动和兴奋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紧张。胡晓玲深知,这份荣誉的得来,既是组织对她的肯定,更是群众对她的信任,她不能辜负这份肯定和信任,必须要履职到位,积极参政议政。
  胡晓玲说:“我思考了很多方向,比如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如何支持三农发展、如何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如何转化生态优势等等,我想把农村的发展现状,把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渴望发展的声音带到会上去。”
  黄连村虽然山高路远,但是生态优势十分明显。因此,结合黄连村的村情及发展现实,胡晓玲表示,此次她要着重关注和思考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成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从而让黄连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利用好生态优势实现双丰收

  黄连村共有135户人家,户籍人口485人,常年在村的有400人左右。但是在10年前,常年在村的人口仅有100人左右,在胡晓玲的印象里,“那时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找青壮年帮忙都困难,在家的基本都是老人小孩。”
  改变发生在2016年后,当时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近务工的机会多了,村民们才开始慢慢回流。随着巴山大峡谷正式开园后,村民们务工、做生意的机会更多了,回流的人也更多了。同时,交通变得便利了,村里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胡晓玲说:“这是黄连村人及周边乡镇的群众第一次尝到生态好的甜头,人们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脱贫致富。”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胡晓玲早已成竹在胸,那就是继续利用好生态优势,一方面借力巴山大峡谷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发展好村里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中药材种植,目前村里已发展了黄连、党参、宣木香、波斯玫瑰等多种中药材种植,并努力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
  胡晓玲说:“我们的目标是依托生态和产业优势,实现旅游和产业双发展双丰收。通过旅游和产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