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互动-
A6互动
  • ·希望把国风音乐推向世界
  • ·宜宾女辅警半小时为失主找回近5万元现金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赏花也要防过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赏花也要防过敏

成都发布2023公园城市花粉指数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于婷)3月2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2023公园城市花粉指数正式发布。
  资料显示,导致花粉过敏的“元凶”大部分是那些无香、无色、无味,甚至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类、杂草类植物。主要种类有:悬铃木、柏树、杨树、杉树、构树、蒿草等,也有小部分花香浓烈的植物会导致花粉过敏,如石楠、野扇花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晓莉介绍,该院专门成立监测小组持续监测空气花粉浓度,研究制定公园城市花粉指数,结合近期成都区域各类花卉开放情况和市民出游赏花需求,正式发布了2023公园城市花粉指数。
  据该监测小组负责人李梦霞介绍,虽然近期开花植物种类多为“虫媒花”,但仍有少数强致敏植物开花,空气花粉浓度一直维持在50粒/千平方毫米左右,浓度较低,但3月1日,花粉浓度已经上升为85粒/千平方毫米,花粉指数为二级,易引起轻度过敏,预计有11%-25%的患者会出现症状。
  近期成都市主要致敏植物为柏科的圆柏属、扁柏属植物、油菜花等。柏科植物在公园、小区造景中有广泛应用,油菜花在成都周边也广泛种植。除此之外,杉科、松科、石楠等致敏植物的花序也逐渐成熟。未来随着后续气温的升高,强过敏季节会逐渐到来,过敏患者要注意避开这类致敏植物,出游时要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