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当好东道主 奋战一百天 喜迎大运会 举全省之力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 ·当成都“遇见”大运会:注定不同 必定精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当成都“遇见”大运会:注定不同 必定精彩

国际大体联官员考察成都。图据成都大运会官网

  4月19日,成都大运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成都的脚步正在加快,世界与大运会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当成都“遇见”大运,有哪些不同之处?又将呈现一场怎样的精彩盛会?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身上有多个“首次”标签,国际社会的期待值非常高。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赋予了成都大运会“必定精彩”的内涵。
  从3月底的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简称“春团会”),到4月7日的成都大运会世界转播商大会举行,随着一个个里程碑事件的抵达,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期”,一切正在高效快速运转中。
  “7月28日,成都,准备好了。”该负责人说,成都与大运会已经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在全力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大运会,真诚待客来。

大运会“遇见”中国西部城市
碰撞出多个“首次”

  成都接过大运会的“接力棒”,意义非同一般。
  成都大运会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和重要的文化、体育、外事活动,是成都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重要检验。同时,成都大运会是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面向全球的文化体育国际交流重大活动;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中国承办的又一场世界级体育赛事。
  对于中国西部来说,这也是首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成都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世界各国和地区青年的到来,将是一群“朝气的力量”遇见一片“活力的热土”。
  与此同时,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拉近了沿线国家之间的距离。在十周年之际,成都大运会汇聚世界青年力量,将继续扩大与深化中国的“国际朋友圈”。
  “在两次延期之后,世界青年对这次盛会饱含期待。他们将近距离感受中国西部城市的活力,将第一次大规模与千年巴蜀文化进行面对面接触。”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4年的等待,国际社会对本届大运会的期待值非常高。

当79个代表团“遇见”成都
成都完成大运会“初审”

  春团会是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办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主办城市和代表团最重要的赛前交流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春团会是国际社会对成都大运会筹备情况的第一次“初审”。
  本届春团会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参会的79个代表团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南非等33个代表团线下齐聚成都,其他46个代表团通过线上方式参会。这是近年来到访成都规模最大的外国代表团;同时,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等7名常委和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等20名国际大体联官员全程参与,为历届春团会的最高规格。
  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成都市射击射箭运动学校……代表团和国际大体联实地考察了27个比赛场馆和大运村。
  他们对成都大运会的场馆建设、空间分配、实施设备、流线设计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成都大运会的场馆设施是世界级的,不仅符合国际标准,也体现了中国风格和巴蜀特色。成都大运会交出了“大考”的漂亮答卷。
  “49个场馆均按照国际标准完工,并通过了测试检验。同时,我们还科学布局了19个兴奋剂检测站,全力保障每一轮比赛都公平公正。”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组委会成员单位全力支持下,四川举全省之力支持成都扎实做好大运会筹备工作,形成省市区高效协同机制,克服了重重困难,高质高效推进各项筹办工作。

当春团会“遇见”千年东方古城
开启一场中外文化互鉴

  筹备一场国际赛事,需“硬实力”与“软实力”并存。成都这座城市准备好了吗?
  春团会期间,雷诺·艾德在成都街头偶遇的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在成都的望平坊,雷诺·艾德遇见了在四川大学就读的意大利留学生李艾利。“我们都已经注册成为了大运会的志愿者,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届时都能够有好的表现……”李艾利告诉雷诺·艾德,他已经在成都居住了7年,成都有很多极具天府特色的美食与文化。
  这样一场世界级盛会,从来不只是比赛,而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交流,超越了国家与民族,是人们对美好世界和未来的追求。 (下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