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特别报道-
A9特别报道
  • ·会像父亲一样,每天守护好湿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新一代“高原守鹤人”仁青夺吉:

会像父亲一样,每天守护好湿地

漫步在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

如科在若尔盖花湖的家。

如科如科((右右))和儿子在湿地里巡护和儿子在湿地里巡护。。

  每年3月,黑颈鹤会从900多公里外的越冬地云南、贵州飞赴若尔盖湿地,在这里筑巢产卵,繁育后代。4月中旬,已有不少黑颈鹤抵达,仁青夺吉来到观测站的频率也逐步增加。
  每年最迟11月,黑颈鹤便会携妻带子,飞过若尔盖湿地,到云南、贵州等地越冬。但对于与鹤为邻16年的如科来说,工作远未结束。草原防火,也是守护黑颈鹤产卵地,保护“鹤朋友”的一项工作。所以即便过年,他也选择不回家。

  4月13日,阿坝州若尔盖花湖畔,坚守16年的“高原守鹤人”如科穿着防水服,手指向栖息着黑颈鹤的湖泊一侧。他常年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正被身边的仁青夺吉高举着,看向他指示的方向。
  仁青夺吉是如科的儿子,今年38岁。3年前,他成为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巡护员。从去年年底开始,仁青夺吉正慢慢接过快要满60岁的父亲手中的望远镜,接力守护黑颈鹤。
  每年3月,黑颈鹤会从900多公里外的越冬地云南、贵州飞赴若尔盖湿地,在这里筑巢产卵,繁育后代。4月中旬,已有不少黑颈鹤抵达,仁青夺吉来到观测站的频率也逐步增加。
  沿湖巡护、救助鸟类,直到因为巡护累瘫在地,仁青夺吉才真正理解到父亲与黑颈鹤的感情。

黑颈鹤都飞走了
父亲过年也不回家

  对于当地的牧民家庭而言,每年四五月的转场是最辛苦的。在若尔盖,曾经有牧民转场60多公里,抵达黄河之畔,逐草而居牧牛羊。冬季时,他们再次返回。
  在仁青夺吉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家里50多头牦牛转场不过10公里,但仍有许多累活需要父亲一一操持。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简单而幸福。
  但一切都从父亲与黑颈鹤相识开始发生了变化。2007年,如科经亲戚介绍,来到若尔盖花湖畔,管理太阳能发电板。花湖畔,天蓝水绿,黑颈鹤在水中起舞的身影,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管理太阳能发电板告一段落,如科却没有回归家庭,甚至开始加固营地,做好长期驻扎的准备。因为他答应当地政府,要承担起黑颈鹤守护工作。
  黑颈鹤来到若尔盖,主要是为了产卵繁衍。虽然它们筑巢选择颇为“讲究”,会建在沼泽地中地势较高的草泥堆或水草茂盛的地方,但仍然难以避免被狼、狐狸等袭击。此时,如科的巡护显得尤为重要。
  如科不回归家庭,放牧牛羊、种草的重担便主要落到了仁青夺吉的身上。彼时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在面对转场等复杂繁重事务时,仍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仁青夺吉有了孩子后,从冬牧场转到春夏牧场,家里也没人看管。
  “当时想过把爸爸叫回来,也跟他讲过,但他喜欢黑颈鹤。我们虽然有些怨言,但还是选择支持他。”仁青夺吉说,特别是过年,别人都一家团聚,连黑颈鹤都飞走了,但爸爸也不回家。
  最初,仁青夺吉无法理解父亲的这份执着。

成为湿地巡护员
儿子也爱上了黑颈鹤

  每年最迟11月,黑颈鹤便会携妻带子,飞过若尔盖湿地,到云南、贵州等地越冬。但对于与鹤为邻16年的如科来说,工作远未结束。每年冬季,当地天干草黄风大,易发生草原火灾。草原防火,也是守护黑颈鹤产卵地,保护“鹤朋友”的一项工作。对此,他丝毫不敢懈怠。此外,大风还会把垃圾吹到湿地,他还要负责环境保护。所以即便过年,他也选择不回家。
  这些年,如科不断给儿子儿媳、孙女孙儿分享自己守护黑颈鹤的故事。特别是一对黑颈鹤夫妻,每年飞赴若尔盖湿地,都会先到如科居住的房前“问候”。看着父母捧着哈达,一步步走向黑颈鹤,嘴里喊着“阿克冲冲”(藏语,意为黑颈鹤)的样子,让仁青夺吉深受感动。
  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甚至成为“父亲”,仁青夺吉在逐步改变。父亲不能回家,家里的事务就自己努力多干。过年时,仁青夺吉也会带着妻子儿女,到观测站陪父亲吃饭,陪着父亲守护黑颈鹤。
  3年前,仁青夺吉也成为若尔盖花湖景区的一名巡护员。草原防火、交通疏导、不文明行为纠正、环境保护,他负责的工作很杂也很累,不过都没有影响他继续守护湿地的决心。
  仁青夺吉说,去年5月,他跟着父亲一起去巡护,在一处湿地发现了一只小黑颈鹤,正在遭受狐狸的进攻,差点被叼走。他跑上前去赶走狐狸,把小黑颈鹤托举放到安全地带。听着黑颈鹤“嘎咕、嘎咕”的叫声,他非常开心。
  从2022年12月开始,仁青夺吉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守护黑颈鹤偏移。跟在父亲身后,听着父亲传授守护黑颈鹤的知识,让仁青夺吉宛如回到了小时候,聆听夏季转场时父亲的叮嘱。只是现在,他已比父亲高了一个头。

高原守鹤人二代
巡护累瘫在地是常态

  4月13日凌晨,温度尚处零下的若尔盖飘了雪,高原上的小山头,顶着白雪。中午12点,仁青夺吉忙完其他活,开车沿着早已压出痕迹的草场路,来到父亲所在的观测站。观测站房间里,干牛粪燃烧释放着暖意。
  房间墙上,挂着如科新获得的“最美若尔盖人”奖状。父子俩言语交流不多,各自拿水冲了糌粑。简单一餐后,两人换上防水服,挂着望远镜,准备到湖边看看陆续飞回筑巢产卵的黑颈鹤。
  屋外仓库里,停着一辆摩托车,这是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给如科配置的新伙伴。但有时候,父子俩还是会步行进行巡护。
  仁青夺吉记得,有一次跟父亲在花湖边巡护,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力竭,累瘫在地。看着他的样子,父亲告诉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累瘫很正常。
  “夏天湖边有很多鸟,父亲教我怎样去保护它们。有的鸟在水里生活,有的鸟在草丛里生活,保护做好了,它们就会逐渐相信你。”仁青夺吉说,冬天,父亲会带他到湖边,教他怎样保护鱼,还有防止别人来捕鱼。
  今年,如科已59岁,准备明年退休。他说,经过3年锻炼,仁青夺吉已掌握了巡护技巧,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认为,儿子可以担任起守护黑颈鹤、巡护湿地的重任。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从花湖回到营地后,如科又赶紧拿起望远镜,爬到房顶上,观察远处的黑颈鹤。如科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的全是黑颈鹤的一举一动。
  “从父亲的各种行为,都可以感受到他对黑颈鹤的爱。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每天守护好湿地,为儿女做一个榜样。”采访最后,仁青夺吉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杨霁月 纪陈杰 刁明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