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互动-
A9互动
  •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开讲
  • ·走进诗圣的世界 超200万网友云端聆听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开讲

刘明华教授:中国式人道主义精神成就了“诗圣”

刘明华教授精彩阐释杜甫何以成为杜甫。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诗人杜甫给后世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艺术感染力,可担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历史重任,被称为“诗圣”。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他成为“诗圣”的一个重要因素。
  4月26日,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迎来首场讲座,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刘明华做客大讲堂,以《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为题,带领观众走进诗圣广阔的一生,了解他中国式的人道主义精神。
  讲座一开始,刘明华就以极高的评价给这场分享定下了基调。他认为,杜甫的民胞物与和悲天悯人情怀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是最突出的,没有之一。杜甫最关心的是人,是一切人——从平民百姓到王公贵妃的生命、安全和幸福。在这一点上,诗人博大的胸怀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后世人们尊崇杜甫,也是因为他那博大的胸怀所彰显的伟大人格力量,如此富有魅力。
  整场讲座,刘明华以杜甫的诗歌名篇为材料,重点阐释了杜甫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民胞物与情怀,以及当面对那些他原本疾恶如仇的王孙贵族时,所展示出的宽容的悲悯者形象。

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
由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

  刘明华提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常常都表现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之情。但是,像杜甫这样,从自身经历出发,对人民苦难的深切了解和关心,却并不多见。
  杜甫的忧民情怀,常常源于自身的感受而推己及人。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困境忧患重重,另一方面却又为广大的民众忧愤,甚至常常是在自己最困难艰苦的时刻,不由自主地想到天下百姓,想到灾难深重的民族和祖国。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不加雕饰的、不带功利的忧患情怀,使杜甫的形象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刘明华以杜甫的经典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诗中详细写了杜甫回家后的情状,极为感人。在“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的句子中,他尚在痛惜自己的孩子。而到“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时,杜甫已经将对自我的悲悯升华到对天下的悲悯。这种升华在家喻户晓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得到了体现,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感动我们至今日。由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为了解脱天下人的不幸,而宁愿自己承担不幸,就是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的重要一面。这种博大的胸怀是杜甫受到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主要原因。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诗在《全唐诗》中都是少见的。杜甫这样的经历在唐代诗人中也是罕见的。”刘明华认为,杜甫的推己及人,也是源于自身的悲剧性境遇。这样,当他为人而悲吟时,他不是带着优越感居高临下悲天怜人,而是身受感同由己及人。从接受心理看,这种抒情方式更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从抒情主体看,更为亲切真实,也更能让读者同情。这是杜甫独有的。在杜甫之后,不少诗人多模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多有对杜甫的仿作,但艺术价值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白居易“不饥不溺”的环境并不能真正使他产生“推己及人”的思想。

杜甫的“民胞物与”思想:
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

  刘明华提到,杜甫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实际就是一种“民胞物与”的思想。“民胞物与”出自宋儒张载《西铭》,其中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这个说法虽然出自宋儒,但这种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语,它集中体现的是儒家的爱人思想,这也是“民胞物与”产生的文化背景。
  但刘明华同时认为,杜甫的民胞精神是一种更博大的爱,不仅仅局限在老吾老幼吾幼,他不带任何功利性,也不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发自内心的仁爱和同情,具有平等性,充满温情。
  刘明华深入解读了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其中云: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事多,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一名吴姓郎君的,恳请他帮忙照顾一位无食无儿的可怜妇人。“这是我在读书时代,包括现在,也一直在感动我的杜甫的作品。”刘明华认为,这种对弱者的同情,对无助者伸出温暖的手,是杜甫民胞精神的最大特色。杜甫一生很少过上安定的日子,更谈不上富庶的生活,但杜甫一生又时时刻刻关心着那些比他更为不幸的人,并尽其可能予以最大的帮助。这些诗篇更显示出杜甫人性的光辉。这是他迥异于时人,并在历史上独具风采的重要因素。
  “帮助朋友和认识的人,这是容易的,帮助不认识的人是困难的;暂时帮助一下是容易的,但要帮助穷困之人摆脱困境是很少人做的。”刘明华说,《又呈吴郎》这首诗体现的,正是这种“不容易”。
  

杜甫的“宽恕”之情:
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特色

“宽容”也是杜甫人道主义思想中重要的特色,刘明华解释道,这出自儒家中的“恕”道。恕是仁的核心。《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把“恕”道归结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之心”。杜甫的人道精神,显然不局限于孔孟的“恕道”,他是以人类命运为出发点,兼爱一切人,同情一切遭遇不幸的人。
  这在杜甫《哀江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刘明华以此诗为例,讲解了杜甫对于世人的宽恕之情。这是一首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的诗歌,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后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
  杜甫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性格。当上层统治者违背民意,倒行逆施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之情,写了大量的批判现实的作品,而当叛军肆凶,危及国家民族,统治者也尝到自己酿下的苦酒时,杜甫对他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即从普通人的角度审视他们所经历的不幸,从而流露出恻隐之心,表现出宽恕之情。
  刘明华提到,在《哀江头》中,杜甫流露的情感不是罪有应得的愤恨,而是感慨天翻地覆和惆怅物是人非。贵妃之死是那样地富有“历史意义”,富有政治色彩,与时代悲剧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致她的生命就意味着一出历史悲剧。“人生有情泪沾臆”一句,道出的是生命的悲感。
  在讲座最后,刘明华总结了三条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精髓,包括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及民胞物与的思想。杜甫对全世界的文化影响都是巨大的,只要有中文课程开设的地方,都会学到杜甫的诗歌作品。2020年,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详细地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更是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比肩但丁、莎士比亚。
  “杜甫是世界级的诗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刘明华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