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专家:全世界馆藏仅20余套,每一套都是“镇馆之宝”
美方返还中国的围屏石榻图据国家文物局官网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出土的围屏石棺床受访者供图
5月10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出席于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接收两件重要石刻文物。据悉,此次返还的两件石刻为我国北朝至唐代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什么是围屏石榻?为什么竟如此珍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领队、副研究馆员刘斌博士。2022年10月,刘斌博士负责的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考古项目中,也发现了两套围屏石榻,极具研究价值。刘斌表示,围屏石榻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的博物馆中也有收藏,全世界仅有20余套,每一套都是“镇馆之宝”。
“这种文物被叫作围屏石榻或者围屏石床,是北朝时期高等级墓葬的一种葬具。其结构就是一张石床,床上部左右两侧以及背后会加上一些屏风,跟罗汉床的结构很像。”刘斌说,此次美方归还中国的这两件文物,实际上只是围屏石床上的构件,“从新闻图片上来看,这两件文物是围屏石床床腿的一部分。”
刘斌表示,围屏石榻在北朝晚期,也就是北齐到隋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粟特人专用的一种葬具,带有强烈的粟特人祆教的元素,“围屏石床都是在中国发现的,全世界的馆藏仅有20多套,分散在欧洲、美国、日本的博物馆中,但经过考古发掘的数量较少,据我了解,现在一共只有10套。由于发现的数量少,且反映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因此收藏了围屏石榻的博物馆都将其当成镇馆之宝。”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西汉成帝年间,粟特商队已在中亚撒马尔罕至长安的丝绸之路上频繁从事商业活动。从北朝到隋唐时期,部分来到中国的粟特人选择在中国定居,其文化也开始与中原文化相融合。而在围屏石榻这种比较特殊的葬具上,也能看出粟特人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场景。“比如说,这些葬具上有部分的图案或者内容是完全汉化的,但也有一部分加入了粟特人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对于研究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了解当时社会的精神信仰、生活场景和绘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斌说。
尽管此次美方归还的两件文物并非是一件完整的石榻,而是围屏石榻的两条床腿,但由于其制作工艺高超,极具研究价值。
刘斌表示,他观察到这两件文物使用了镂空、高浮雕、彩绘以及贴金等手法制作,上面的图案和纹样既包括了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比较典型的狮子图样,也有祆教典型的祭祀图像,还有飞马等粟特人传统的场景和故事,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非常突出。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两件文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盗卖到了美国,被私人收藏家谢尔比·怀特购买。1998年,其中一件文物被“借展”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今年年初,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在一起刑事案件调查中发现了这两件文物,由检察官办公室和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查没。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国家文物局密切协作,在美方职能部门配合下,成功实现文物返还。
“据我了解,其中一件文物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倒卖之后,30多年间从未对外公布和展示过。”刘斌说,“收藏家当时也应该知道这些东西的来源不正当,一直收藏在库房里,没有对外展示,因此也没有进行清理,上面比较干净。”
实际上,美国近年来对于文物走私的打击力度较大,自2021年1月以来,已向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埃及、伊拉克、希腊、土耳其和意大利等19个国家归还了950多件文物,价值超过1.65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美方先后5次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404件/套文物艺术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
据刘斌透露,“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此前曾经购买过一套贴金围屏石床,前段时间由于研究需要,我找那边的朋友询问过此套围屏石床的信息,对方表示,这套藏品已经退回到卖家手中,未来也有可能归还中国。”
刘斌对于围屏石棺床的了解,不仅基于多年对于北朝考古的研究,他更是在2022年亲手发掘了两套围屏石床。
2022年10月,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北部进行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三座北朝墓葬。在墓葬中共发现了两套围屏石棺床,同时还有完整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刘斌正好是该墓地的考古领队。“这两套围屏石棺床属于北魏晚期到东魏的,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两套围屏石棺床。目前这两套石棺床正在修复之中,等到修复工作完成之后,有望与大家见面。”刘斌说。
那么国内目前有哪些博物馆可以一览围屏石棺床的风采?刘斌说:“目前在洛阳博物馆其实就可以看到北朝时期的围屏石棺床。另外,郑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套安阳固岸冯僧晖墓出土的围屏石棺床。”
除了在河南的博物馆可以看到石床之外,陕西、甘肃也曾经出土过围屏石棺床。北周安伽墓、康业墓、出土的石棺床在发现时就引起了轰动。另外大同北魏邢合姜墓、西安北周史君墓、太原虞弘墓则比较特殊,其棺床顶部还有屋顶,组成了一个石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