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民生-
A11民生
  • ·明起四川婚姻登记“全省通办”
  • ·五桂桥成都汽车总站6月关闭
  • ·成德眉资四地消委发布儿童节消费提示
  • ·知冷暖
  • ·同呼吸
  • ·四川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打赏、集卡、一掷千金……聚焦未成年人大额消费

成德眉资四地消委发布儿童节消费提示

  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方便,随着周围世界越来越多的诱惑,打赏、集卡、使用压岁钱“高消费”等未成年人“一掷千金”的情况屡屡出现。5月30日,六一儿童节前夕,成德眉资四地消委公布了相关案例,并联合发布儿童节消费提示。
  资阳乐至,9岁女童贪玩短视频,两天打赏44次共计16597元。当地消委联合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方面调取了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监管人银行卡流水等信息,多次与某短视频直播平台沟通,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最后该短视频直播平台全额退回打赏费。
  德阳中江,13岁男孩拿着1500元压岁钱,独自到通信营业厅买了部智能手机。家长要求退货,商家却以自愿购买且激活过的手机存在价值损失为由拒绝。中江县消委龙台分会工作人员对商家进行未成年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劝导,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商家扣除激活过手机的价值损失400元,退换消费者1100元。
  成都新津,小学生在学校附近流动摊贩处购买了300元的抽奖类卡片,家长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客服要求退款,却被告知“一旦购买不支持退款”。新津区宝墩市场监管所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对该摊贩进行现场检查,没收商家销售的抽奖类卡片。商家承诺不再销售此类商品,对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并退还了投诉人300元。
  成德眉资四地消委提醒家长,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给儿童玩耍,因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可能因一时贪玩,沉迷于网络或游戏,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健康。此外,还可能存在充值、打赏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家长应管理好自己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保管好自己的支付账户和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对未成年人也应尽到监护责任。
  四地消委还针对其他儿童相关的消费给出了建议。在选购儿童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注重低盐、低脂、高营养密度,尽量选择不含或少含添加剂的食品;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要认准“小金盾”标志,注意产品是否标注产品安全成分,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内容;在选购儿童玩具时,要先看“3C”认证标识,目前我国对童车、电动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等6类玩具产品实施“3C”强制性产品认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