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四川启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 ·“公务员、创业者、老师……我们会越来越好”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公务员、创业者、老师……我们会越来越好”

招聘会上,那些关于选择的瞬间

6月14日,四川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宜宾学院举行。

残疾毕业生李浩琳参加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的直播带岗。

  6月14日,宜宾学院,四川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此启动。
  学院操场上,上百家用人企业被划分成无数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前都站着满脸青涩拿着简历的学生。或许,这是每场招聘会上都常见的场景,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他们能够握在手中的又一次机会。
  “我想试试小学语文老师。”徘徊了许久,22岁的女孩杨婷鼓足勇气递出简历。这一次,仅在宜宾主会场就有134家企业提供了3435个岗位。杨婷相信,这些岗位中,有属于她的一个。
  另一边,接过简历的人语气温和地问道:“你的简历上说你的教学能力很好,如果我让你现在给我讲小学课程里的一个章节,你准备好了吗?”
  “嗯,准备好了。”杨婷自信答道。
  在她身后的应聘者,有的等待着详细咨询,也有的转身去了别的企业。
  此时此刻,关于未来,每个人都在做出选择。

指导
“简历,重在简,贵在历”

  “父母都希望我考公务员,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合适,还是想去企业工作。”坐在职业指导专区,王艳说出了眼下自己最大的困惑。
  “你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可能也需要在精力分配上做出取舍。”作为此次专项招聘会上“一对一”的职业指导专家,汪芳深谙在面对学生的就业焦虑时,首先就是要让对方能平静下来。
  “简历,重在简,贵在历。”拿着王艳的简历,汪芳很快提出了专业意见,例如,这份简历在不同的地方都提到了“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如果总是说重复的话,会让对方觉得你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此外,对于简历中提及的技能,她也建议应该有相应的作品或者是证书进行佐证。
  “不要想着一份简历打天下。”举起另一份简历,汪芳建议,“如果你是想要应聘记者,你这份简历中关联不大的经历就可以删减。”
  据介绍,仅仅在这场招聘会上,像汪芳这样的职业指导专家就有超过30名。
  宜宾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邀请这些来自全省的优秀职业指导老师到招聘现场,是期待通过他们的丰富经验,帮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客观了解职场信息,做出最优选择。
  “我一直在高校工作,也做过学生就业指导。”对于汪芳而言,今年参加的四川省首期就业能力实训营师资班,让她对于职业指导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知。
  “随后在更加广泛的就业指导中,我发现学生会有一些共性问题。例如,自我评价的呈现,我会建议他们通过经历来呈现评价内容。”眼下,汪芳将自己的指导概括为解读招聘岗位、挖掘个人亮点、职业匹配建议、面试技巧提升四个方面,“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是客观需求,现在更起着重要作用。”
  据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通过密集举办“六进校园”“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高频次组织社招校招,确保就业服务精准高效。

自立
“我是残疾人,我能自食其力”

  就业服务的精准,还包括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
  坐在电动轮椅上,毕业生李浩琳将自己的简历递给了企业。她的简历上,有“肢体残疾贰级”的情况,也有包括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全国商务英语翻译高级笔译证书等技能证书,以及长长一串竞赛经历。
  “我能做文秘和翻译一类的工作,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面对企业,李浩琳很坦然。这个夏天,她已经参加了多场招聘会。
  “这个小姑娘很优秀,值得你们企业收下这份简历。”作为宜宾市残联主要负责人,黄艳一直关注着李浩琳的就业情况,她说:“我们残联也将了解到的毕业生资料,推荐到相关企业单位,全力提供就业帮助。”
  事实上,仅在这场招聘会上就有15名残疾人毕业生参加,有关方面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就业登记、政策介绍等服务约20次。
  “我相信我会有工作,能自食其力。”李浩琳感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帮助,她更希望未来能将这些善意回报给更多人。
  自立和感恩,这也是往届毕业生戴影樵的选择。
  不同于一年前的迷茫,这一次他是作为高校毕业生代表,分享求职入职感想。
  一年前,因为考研失利,他也曾处在郁闷和迷茫之中,“但在辅导员‘一对一’的悉心帮助、教育部门‘面对面’的用心服务、人社部门‘点对点’的暖心帮扶下,我最终入职到了宜宾当地企业。”戴影樵说,在9个月的时间里,他实现了从行政专员到总裁助理,再到行政主管的转变和跨越。
  “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珍惜美好时光和幸福时代,脚踏实地,书写精彩人生。”戴影樵分享道。

未来
“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我们深挖岗位资源,拓展就业空间。”人社厅厅长胡斌介绍,全省正着力从助企纾困稳岗位、政策发力扩岗位、创新创业拓岗位等方面,激发企业吸纳就业潜力。
  从数据上看,在稳定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上,截至目前,全省招录公务员1万余人,启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2.17万个,国有企业招用8200人。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中,今年1至5月,已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3209万元,帮助4482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个体不同的选择。
  坐在招聘会现场,来自宜宾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张永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因为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她即将到阿坝州壤塘县教育局报到。在她的规划里,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再读研,“可能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我笔试没有报辅导班,主要就是自己做题。”
  “我也是因为自己喜欢。”另一边的毕业生赵琴接过话,家在泸州的她选择通过西部志愿计划深入基层,“因为自己来自农村,所以希望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农村。我相信农村大有可为。”
  而来自凉山州甘洛县的阿衣里布,则一直在宽慰还在求职的同学不要着急。被宜宾当地企业录取的她,也经历过海投简历却回复寥寥的焦虑,“这时候不能慌,可以去求助老师,看看简历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然后全力以赴地努力。”
  据悉,此次“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将集中利用100天时间,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年轻人拥有更多选择空间和可能性。
  “公务员、创业者、老师……我们都会越来越好。”阿衣里布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杨霁月 伍雪梅 伍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