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要闻-
A2要闻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成都站首日活动圆满成功
  • ·蓉火回蓉 燃情大运
  • ·成都大运会:青年人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蓉火回蓉 燃情大运

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启动

  7月2日,火炬手吴敏霞(右)和刘传健在火炬传递中交接。 新华社发

  在经过北京、哈尔滨、深圳、重庆、宜宾5站后,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回到了成都。7月2日上午,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在四川大学启动。当天,“蓉火”分别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成都体育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传递,共有93棒火炬手参与其中。
  潋滟荷塘,红莲灼灼。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门出发,巍巍学府、德渥群芳,磅礴青春、激荡天府,寓意“融合”的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火炬手一次次的交接中,传递出青春与梦想,接过了精神与力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自信昂扬、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公园城市的大美形象。

每隔5日传递一次 7月28日传至东安湖体育公园

  上午9时,四川大学明德广场前,伴随着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火种盆和“蓉火”相继被点燃。
  在大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曲《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旋律中,火炬传递成都站(四川大学)第1棒火炬手、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高擎火炬,开启了传递。
  2022年,象征着拼搏、青春、友谊、和平的大运火种,从意大利都灵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点燃了属于青春、属于体育的梦想之火。
  如今,完成城际传播光荣使命的“蓉火”回到天府之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隔5日,成都大运会火炬还将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成都市内多所高校和东安湖体育公园进行传递,将有600多名火炬手参与其中。
  7月28日晚,“蓉火”将点燃东安湖体育公园内的成都大运会火炬塔,拉开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帷幕。

火炬手花式“交接” 彰显激情四射的活力与友谊

  汇聚青年的力量,奏响青春的乐章。在青春洋溢的川大校园里,高擎“蓉火”的火炬手们,都设计了自己交接火炬的专属动作。
  其中,第3棒火炬手——中国工程院院士、五一劳动奖章得主、全国模范教师石碧与第4棒火炬手——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交接时,黄艺竹在火炬点燃后,双手持火炬,鞠躬45度,向石碧院士行了一个中国传统的揖礼;而石碧同样也双手持火炬,鞠躬15度,向黄艺竹还以揖礼。黄艺竹介绍,之所以设计这个动作,意在传承,“石碧院士不仅是我们教育界的前辈,也是泡小的杰出校友,我们之间的传递,意味着教育火种生生不息。”
  火炬传递现场,亦是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第6棒火炬手——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喀麦隆籍留学生雅尼克在和第7棒火炬手——中国女排名将、奥运会女排冠军成员徐云丽交棒时,充分利用自己灵活的双脚,转着圈圈跳了段欢快的非洲舞蹈。
  美丽的大学校园令人心旷神怡,这不禁让第19棒火炬手、中国跳水名将、中国首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得主高敏回忆起首次与大运会结缘的青春岁月,“当时我作为运动员,参加了1991年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大运会,拿到了两块金牌。”此时此刻,她以成都大运会火炬手的身份,再次感受大运会的魅力。

为火炬手加油鼓劲 市民走进大学校园追光

  大运会火种象征着拼搏、青春、友谊、和平,火炬手是文明、梦想和友谊的使者。
  在四川大学校园内,从线路起点明德广场到终点文理图书馆,一路上,不仅有大学生们挥舞着彩旗高喊“奋斗青春放飞梦想”的大运口号,不少市民也走进了校园,为火炬手们加油鼓劲。
  第14棒火炬手——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完成传递后,几十名大学生迎了上来,围着陈维亚跳起了舞。这让陈维亚感叹:“成都的年轻志愿者们是我接触过最棒的,他们能吃苦、有激情,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相信他们能够让开幕式表演更加绚丽多彩。”
  陪在火炬手身边,坚持跑完1000多米后,火炬护跑手雷佳明顺利完成了护跑任务。雷佳明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自从成都获得大运会举办权后,他就一直关注着大运会的进展,“能作为火炬护跑手参与到这场盛会中来,我感到无比自豪。”
  在四川大学,火炬传递从第1棒到第31棒,线路旁的人行道上,两个小小的身影也在一路跟跑。这是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两个初中生姐弟,15岁的姐姐卓安琪和13岁的弟弟卓凡。到了终点,两个孩子脸蛋红通通的,汗水湿透了衣衫。卓凡为摸到了火炬而欣喜不已,喜欢跳远的卓安琪则为见到最后一棒火炬手——中国首位世锦赛男子跳远冠军王嘉男而激动。
  刘珩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