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20年心血重写《发现李庄》
2023年6月27日,岱峻在新版《发现李庄》首发式上。
2004年岱峻(右)与李济之子李光谟在李庄长江边。(岱峻供图)
新版《发现李庄》
新版《发现李庄》
新版《发现李庄》
一个作家找到一个有意义且自己有兴趣的写作领域,然后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心血、热情、才华倾洒其中,不断挖掘出新东西,长出新果实,这实在是一件充实、幸福的事情。四川作家岱峻就是这样。自从最早在阅读中见到“李庄”的名字,1999年第一次走进位于四川宜宾的李庄,2000年开始采访李庄、发现李庄,以多种方式挖掘李庄,至今未停歇脚步。岱峻说:“自我走进李庄,就再也没有走出过李庄。”
岱峻与李庄彼此照亮,互相成全。初版于2004年的非虚构作品《发现李庄》,持续发挥着不俗的影响力。岱峻从李庄学术史研究切入,涉及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深有收获。岱峻也因此受邀到海内外多家专业研究机构或高校讲学,开设“文化抗战中国李庄”等学术讲座。由于《发现李庄》这部书的出版,岱峻被授予“李庄镇荣誉居民”称号。
2023年,岱峻精心打磨20年的新版《发现李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包括《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张中国大书桌》《一本战时风雅笺》三卷本。6月27日在李庄古镇举办了规模堪称盛大的首发仪式,成都、重庆、昆明与宜宾实现“四城联动”同步发行。
在首发仪式上,播放了岱峻讲述自己与李庄故事的微型纪录片。片中,站在长江边上,望着江水,岱峻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临死前说的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20多年,命运把我带到长江边一个叫李庄的小镇,然后我开始了我的探寻和书写之旅。可以说,因为李庄,我度过了美好的20多年。”岱峻说。
李庄是川南长江边上一个小镇,因抗战时文化西迁,因缘际会成为一座文化抗战的“学术城”,成为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抗战文化中心”。当时李庄安置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以及北大文科研究所等学术机构;汇聚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董作宾、梁思永、夏鼐、曾昭燏、童第周、梁方仲、罗尔纲、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等学人,出版了《殷历谱》《六同别录》《居延汉简考释》《上古音韵表稿》《中国对日战事损失之估计》《中国建筑史》等重要学术著作,被学者陈平原称为“世界学术史之奇迹”。当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信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递达。李庄的乡绅乡民以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堪称历史佳话。
几十年过去,李庄的这段故事已渐渐掩埋于历史的烟尘之中。2004年,岱峻的非虚构作品《发现李庄》横空出世,首次以图书的形式,用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李庄在近代史上的那段馨香往事,才逐渐被外界所知。之后李庄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发现李庄》这本书也成为畅销和口碑的经典之作。200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初版之后,该书之后多次再版。在当今的图书市场,各种版本的《发现李庄》均已卖断货。而且,李庄的故事太丰富了,一本书是远远写不完、说不透的。更重要的是,《发现李庄》初版推出后,得到各方读者的反馈,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带着他们各自跟李庄千丝万缕的联系,带着珍贵的信息、资料向岱峻走来。尤其是像“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之子李光谟、史学泰斗陈寅恪的长女陈流求、甲骨文大师董作宾之子董敏这些学人后代,向岱峻提供了父辈与李庄之间珍贵的信息。“大量的照片、书信等资料汇到我手上了,这就好比是,有一个地方,我发现有点滋润,然后我就用锄头挖下去,就挖出了一汪清泉,那么更多的水慢慢就汇聚到我这儿了。如果我不继续研究、写作李庄的话,我就有负这些先生。这一批人好像无意识之中,鞭策着我,也在成全李庄,让故事更加丰满。”岱峻说。
就这样,岱峻继续采访当年在李庄的先生们的后人及当地相关人士。以过去的史料积累为基础,收获了新的一批大量一手史料,并深挖细剖,严谨考证,多方引证。他开始继续写李庄的故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来到2023年。
20年心血倾注,是值得的。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比2004版的《发现李庄》增加了近百万字的内容。这已不是旧著修订,而是历经数年的重新写作。而且,由于当年诸多当事人相继作古,幸存者仅剩一二,从某种意义上说,岱峻所做的这项工作,也是一种文化抢救工程。
当年教育文化科研机构内迁李庄,与当地民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大师学者不废研求、科研报国,莘莘学子弦诵不辍、薪传火播。在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中,大量未曾面世的诗文、日记、书信,经过岱峻严谨、巧妙的叙述,得以全景式再现。
讲述过去,需要作者尽最大努力克服时间带来的模糊,运用专业的学术方法以辨正去讹。岱峻说,重新《发现李庄》时的自己,不光在获得的资料上更加丰富多元,而且经过不断摸索和刻苦自学,在专业学术史调查、写作上比此前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关于历史作品中学术书写和文学性之间关系的平衡,他也有更新颖和深切的感悟。从多个方面来说,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都是一部夯实了李庄文化抗战丰瞻史实的作品,为曾在历史风雨中成为“学术殿堂”的李庄,增添了一座新的精神雕像。
岱峻不算科班出身,也非专业学术圈人。他原名陈代俊,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1982年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媒体工作,现已退休。他早年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末起转入近代学术史的相关研究及写作。近些年来,除了《发现李庄》,岱峻还相继写作出版了《李济传》《风过华西坝》《弦诵复骊歌》等历史类作品,受到专业学界普遍认可和点赞。
正是在寻找、发现李庄的过程中,岱峻更深地了解了李济的学术人生。李济是第一位独立主持现代考古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作为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29岁的李济受聘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同执教鞭。他曾组织和支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
山东城子崖发掘,及其出土物的搬迁、整理、研究和出版等工作。这些工作使传说中的殷商成为信史。抗战期间,李济曾在李庄工作生活6年。
《李济传》有两个版本,2009年首版之后,岱峻又根据最新发现的材料,全新修订《李济传》,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致敬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影响广泛,登上多家平台好书榜。在这本书中,岱峻广泛采撷大量第一手资料,前往李济曾考古过的地方,进行多年实地走访勘察,悉心捕捉最新出版、发表的多方记录,彼此引证生发。以多人故事写一人传记,也是以一人平生讲百态人性,群像不乱,特写不孤。作为一部学人传记,作者除注重资料充盈详实之外,对传主学术影响、处世原则、际遇得失的评价,持平公允而不失温情敬意。考古学界,如川大考古系教授林向、张勋燎,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许宏等,都对岱峻的《李济传》所体现的专业高度给予肯定。
不管是《发现李庄》还是《李济传》,作为民间学者的岱峻,在历史作品的写作上,显得风格独树一帜:充分展现了他曾作为记者和学者双重身份的采写能力以及对题材和史料的驾驭能力。与学院派的专业学术作品相比,岱峻的写作因为态度严谨、注重田野调查、资料翔实,而保证了专业度,同时又因较少学术规范的束缚,注重文学性和讲故事等因素的注入,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更生动有趣,更具可读性。
在新版《发现李庄》的新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说,如果讲李庄只是讲述曾内迁李庄那些学术机构的学术成就、著作等,可能李庄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名。因为大众读者可能不太感兴趣。但是岱峻写的《发现李庄》不是直接讲学术,而是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让现在的人感受李庄那段历史。历史会被时间风干,很难下咽。但是好的讲述者,会通过讲述的技艺,帮助读者更容易回到历史现场,想象当时的场景。他还提到,在《发现李庄》这本书中,读者会发现即使是大学者,也会面对普通人面临的诸多问题,也要考虑薪酬、物价、婚姻问题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