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聚焦9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
近日,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加强岗位供给、帮扶困难群体、优化就业服务等9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打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组合拳”。
《若干措施》有哪些内容?7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增进民生福祉”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晓博、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戴作安、省国资委副主任薛东兵、省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董若洁、团省委副书记任世强就《若干措施》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在全国率先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关于促进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政策文件。
除了重视程度高,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还有岗位供给足、投入力度大、困难帮扶准、工作责任实等鲜明特点。在投入力度方面,政策通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提高奖补标准,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促进就业。比如,对吸纳人数和吸纳群体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年度吸纳见习人员超过50人、留用率超过30%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就业见习基地,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
在困难帮扶方面,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应帮尽帮、不落一人。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四类重点人群”的就业补贴,以及“四类重点人群”领办创业实体和创业项目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均按照提高50%的标准给予补贴,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的离校季。7月,为期半年的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正式启动,推出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开展就业宣传引导等十条具体举措,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创业。
目前,省级和全省21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全部发布了公开信,集中公布求职创业、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内容,为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我们已从教育厅获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并分发到各市(州),将安排专人‘一对一’与毕业生联系,也请各位高校毕业生积极接听标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的电话。”刘晓博透露,针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将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岗位推介、创业指导等服务。
与此同时,将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专场、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四川在9月前将持续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10-11月开展“金秋招聘月”活动。
《若干措施》中专门设置了“发挥国企就业促进作用”。发布会上,薛东兵提到了一组数据:7月17日,2023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启动仪式暨夏季招聘会在成都举行,107家在川央企、省市(州)国企拿出涵盖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利用、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共1700余个就业岗位,对还没有实现就业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补招”,展现国资国企政治与责任担当。
与此同时,民营经营主体为青年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847.39万户,同比增长9.84%,其中个体工商户已突破600万户。一季度,民营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26.31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比重达94.84%,较2022年提高1.87个百分点。
对此,董若洁表示,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大民营主体培育、创新提供营商“云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经营主体营商服务供给,搭建用工单位和就业人员桥梁,通过信息互通,促进青年就业。
市场化岗位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戴作安介绍,今年以来,四川首次以教育厅的名义组织高校集体访企拓岗,既立足当前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又着眼长远构建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的长效机制。
在访企拓岗过程中,各高校书记校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企业走访,并就人才供需对接、校企协同育人等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和全面合作,累计走访用人单位7600余家,拓展有效岗位14万个。与此同时,还广泛搭建省级校企对接平台,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中访企拓岗。指导全省高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7万余场次,累计推送岗位超120万个。
“我们将进一步搭建校企对接合作平台,组织高校进一步深化访企拓岗,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推动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戴作安说,目前已在积极谋划2024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杨丹梨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实习生 施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