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揭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揭幕

百年名馆的世纪珍藏面世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商代石璧。

元代黄公望、王蒙合作《山水图》轴。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一座博物馆更为重要的了。”1958年的夏日,当著名科学史大师李约瑟来到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中,他感叹于馆内收藏的汉代石刻,并期待该馆能有足够空间来展示精美的珍宝。
  60多载的岁月后,如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九眼桥旁新落成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时,人们会发现这座玻璃幕墙与灰砖红边合围的宏丽建筑,继续诉说着川大博物馆历经百年的风华正茂。
  7月23日,四川大学博物馆在闭馆近4年后,新馆落成并正式揭幕。同时,据四川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新馆将于7月27日至8月10日试运行期间接待公众预约参观。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也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肇端于1914年,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至今,该馆已有近11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在上百年的风云变幻中,这里接待过陈寅恪、朱自清、顾颉刚等文化大家,更浓缩了西南地区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学等学科发展的历程。
  当下,在这座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新馆中,入藏文物涵盖32个门类,其中人文类文物共8万余件,动物标本14万余号,植物标本84万余份。穿梭在基本陈列展“西南天地·云汇大川”中,漫步在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的展厅中,能够感受到四川大学博物馆百年名馆的世纪珍藏。

从动植物、考古再到民俗 展现中国西南自然文史画卷

  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川金丝猴、喜马拉雅旱獭等动物标本,在展厅中定格下鲜活的面貌;杜鹃花、绿绒蒿、报春花和珙桐等植物标本,向观众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妙;来自三星堆的玉璋、玉琮,见证着川大博物馆与三星堆的百年考古情;大量来自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展示着川大博物馆在西南区域的汉代墓葬进行的持续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
  步入以“西南天地·云汇大川”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展中,依次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展厅,分为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其中,在自然篇中,观众能够看到以成都平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的地势变化为轴线,利用标本、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示了中国西南山川地势孕育的复杂生物种群。
  步入考古篇中,重点呈现着20世纪上半叶先贤们在三星堆遗址的首次科学发掘、对汉代墓葬的持续探索,和对邛崃唐代龙兴寺遗留文物的全面采集,还有对邛窑、琉璃厂窑为代表的四川民窑的综合研究。同时,民俗篇浓缩西南地区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民族篇则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中外学者对横断山区、川西高原、岷江上游等少数民俗聚居地的考察为线索展示了当时藏、羌、彝、苗和纳西族的生活样态。
  “川大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博物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揭幕仪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说。数十年前,他曾来到川大博物馆,如今走在焕然一新的新馆中,他谈起了新馆带给他的感受。
  “在这里,观众会看到自然、历史、人文、生物、动物等不同的板块。它既是文物的展览,文化的展览,民族的展览,还是动物学、植物学科的展览。在一个博物馆里面,展示这么多内容,这是早期博物馆的一个贡献。”刘曙光说,如今博物馆的划分越发垂直细分,有地质、艺术等不同种类的博物馆。“这种综合性的博物馆比较少了,川大还保留着,这是它早期的特点。”
  不难看出,川大博物馆自创建伊始就与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所以走入馆中,从不同时代川大师生保存的科研日志、笔记中,似乎也窥到了不同学科在此处生长发展的脉络。有趣的是,人们在展厅中不仅能邂逅摆放有序的文物,也能看到馆中复原的文物使用的历史场景,还有利用科技手段还原的上个世纪三星堆首次科学发掘的现场,以及安置着动植物标本的大自然场景。
  “川大博物馆不仅收藏丰富,而且还有相当完备的档案资源,这是我们了解这些藏品、标本、文物非常重要的支撑材料。”采访中,四川省考古学会首任会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川大杰出教授霍巍说起这些精心打造的复原场景。在他看来,在将藏品资源与档案资源结合的基础上,采取场景复原的方式,也是新馆在展陈中呈现的亮点之一。
  “让考古出土的遗迹遗物,让师生采集到的标本,都能够还原到当时的场景当中,也能让观众更深切地去理解考古出土文物的背景,以及动物植物标本所处的环境。在这样的场景中去倾听展品的故事,更深切地感受到馆藏的人文和自然藏品,及其所反映的中国西南地区自然人文的若干特点。”

不止于一的“镇馆之宝” 百年名馆荟萃世纪珍藏

  邛崃龙兴寺出土的石刻造像精美异常,一件断臂菩萨像堪称唐代佛教艺术雕刻精品;艺术专题展上黄公望、王蒙合绘的《山水图》轴,是王蒙和黄公望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色彩鲜艳的唐代青釉褐绿彩鹅杯,当它回首张口衔自己的尾羽时,尾羽就绽放如新荷;来自清代的金丝楠木嵌云石双面绘祝寿图八联屏,分别绘戏曲故事《郭子仪拜寿》和《八仙上寿》……
  在不同主题的展厅中,似乎都能偶遇稀世珍宝。这些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文物,凝聚了历史的吉光片羽,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暗藏其中,让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文化的厚重。譬如,在基本陈列的民俗篇中,就摆放了一件民国木雕重工彩绘花轿。这里复原了旧时婚嫁的喜庆场景,从开路的仪仗、迎新的花轿,到纳礼的抬盒等等一应俱全,从中可窥见中华文化历史传统的深沉厚重。还有一件清代银累丝点翠镶珠玉凤冠也在同一展厅亮相,似乎能看到新娘行走时摇曳,揖让时轻响,转侧时流辉。
  艺术专题展,由古代工艺、书画艺术、织绣艺术三部分组成,这里是古人造物的殿堂。瓷质如凝乳、微泛浅青的清代德化窑白瓷观音立像,代表了复杂的缂丝工艺的清代缂丝红地八仙斗方,近代张大千罕见的巨幅真迹《黄山松云图》轴……各种奇珍异宝让观众眼花缭乱。
  “可以说,我们的‘镇馆之宝’太多了。”采访中,当被问到馆内的“镇馆之宝”为何物时,霍巍笑着说。在他看来,每一个不同的场馆里都有它的“镇馆之宝”,不是一件,不是一个单数,而是复数。“当然将来,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个活动,让广大市民来评选他们心目中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哪些。”

面向学子也面向公众 未来将是“第二课堂”

  将时光倒回到1914年,当第一任馆长戴谦和(D.S.Dye)开始筹备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时,博物馆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展览、陈列也都还是遥远的概念。如今,历经百余年发展,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馆藏、兼备人文与自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坚实的科研传统,卓立于世界大学博物馆之林。
  新馆揭幕后,即将于7月27日至8月10日试运行期间接待公众预约参观。这也意味着,作为一座大学的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大门不仅向学校的学子开放,更重要的是,该博物馆面对社会大众敞开怀抱。如何让社会大众也能享受大学博物馆的资源,并从中汲取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文化,也是大学博物馆要思考的课题。
  “我个人的理解,川大博物馆有这么几个特色:人文和自然的结合,艺术和科学的结合,科学研究跟大众普及之间的结合。”霍巍说,“第三点尤为重要,川大博物馆所要承担的功能,一方面是作为大学博物馆,具有高校科研机构的特色,是培养高层级的科研人员的重要基地;但另一方面,也要敞开大门,面向社会大众。我们要走出象牙塔,把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化解为大家能够接受的、科学的科普知识,去教育孕育我们的下一代。所以川大博物馆应该要体现这个非常重要的特色。”
  近年来,博物馆一改“高冷范儿”,参观博物馆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博热”体现了公众对博物馆的喜爱、对文化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下,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霍巍表示,在将来,川大博物馆会是一个“第二课堂”。
  “我们会有专家的讲座,有各种各样的研学活动。然后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层次,我们可能要开展各种博物馆课堂。比如有针对小学生的,有针对中学生的,也有针对文物爱好者的。如果有人喜欢中国的书画,会有书画班,专门以川大博物馆的藏品为基础,去讲述中国书画艺术。所以将来,川大博物馆会是一个立体的、层面非常丰富的结构,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把川大博物馆的资源发挥到极致。这是我们下一步的设想。”霍巍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