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特别报道-
A9特别报道
  • ·艺术体操选手掉圈 观众送上鼓励的掌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大运会赛场温暖一幕——

艺术体操选手掉圈 观众送上鼓励的掌声

  7月31日,日本队在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5圈决赛中。

  比赛结束后,“掉圈”的队员捡回圈。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5圈决赛现场,中国队、日本队、乌克兰队和中国台北队同场竞技。最终,中国队一举夺魁,日本队和乌克兰队分获亚军、季军。
  比赛中,日本队一名队员没能接住队友扔过来的圈,她有些急促地想要拿回圈,可惜圈不听使唤,滚出了赛场。
  这个失误,让现场观众一惊,大家伸长脖子,都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稍稍停留片刻,观众席开始响起掌声,有的观众还站起来,给失误的女队员加油打气。
  随后,女孩在短暂停滞中赶紧调整,拿起地上的备用圈继续比赛。
  赛后,有观众在回味整个比赛过程时感叹道:“失误本身就是比赛的一部分,如何应对失误,也是一种考验。”


活力青春 是赛场上很重要的元素

  7月31日下午1点40分,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门口,等待安检的观众排了两列,一直延伸到门口。
  还有20分钟,比赛就要开始了。工作人员加快了安检速度,以确保所有观众能准时进入赛场。
  首先进行的是艺术体操项目个人圈操决赛,中国队小将栗慧琳发挥正常,获得第四名,虽无缘奖牌,但观众席仍发出了阵阵欢呼声。
  紧接着,在艺术体操项目个人球操决赛中,匈牙利选手凡妮·皮格尼茨基以32.65分的压倒性优势,收获一枚金牌。
  随后,备受关注的集体5圈决赛开始,由中国队、乌克兰队、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4支队伍参赛。其中,中国队派出了由成都体育学院学生肖明欣、严之庭、陈玟珊、陈佳琪、赵红玉组成的“最强阵容”,7月30日,中国队才斩获了集体全能冠军。

比赛中掉圈 观众将掌声送给失误的人

  集体5圈决赛中,乌克兰队率先出场,得到27.800分。
  紧随其后出场的是中国队。队员们一袭红衣,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赛场,表演了以《吉祥天鼓》为配乐编排的动作。最终,在主场观众“雄起”的呐喊声中,5名队员配合默契,得到30.900分,暂列第一。
  中国台北队第三个出场,她们的表演获得26.300分,暂列第三。
  日本队压轴出场。队员们提前摆好了预先设定的动作——四人托底,一人站在两名队友的手上,被包围在中间。该动作一亮相,瞬间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此时大家都知道,如果日本队得分低于中国台北队,她们将无缘奖牌。
  日本队表演了一分钟左右,出现一个“小插曲”:其中一名队员没能在预定位置接住队友扔给她的圈。等她想去追回时,圈已滚出了场外。此时,她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后飞快地拿起场边的备用圈,奔向队友,完成接下来的动作。整个过程仅持续3秒,但观众席上已有人注意到这个插曲,他们先是“呜”了一声,之后看到日本队队员沉着冷静,大家纷纷鼓掌,有的观众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瞬间。
  比赛结束后,出现失误的队员并没有随队友离场,而是独自一人去将滑落的圈捡起来,再转身去和队友们汇合。此时她的脸上写满了自责和懊恼,队友们拍了拍她的肩膀,并抱以微笑,示意她别在意。这才让镜头前的她恢复了笑容。
  最终,日本队以28.500分的成绩夺得银牌,乌克兰队以27.800分的成绩获得铜牌。中国队以30.900分夺得金牌,这也是继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后,中国队获得的第二枚金牌。
  赛后,有观众评价日本队队员临场应变能力说:“插曲偶尔会上演,但在这个青春活力的赛场上,我们不应该吝惜自己的掌声。”
  这一次,他们选择把鼓励和加油,送给了“掉圈”的选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封面评论
鼓励的掌声再次见证成都的包容气质

  □蒋璟璟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5圈决赛精彩上演,中国队斩获该项目金牌,日本队收获一枚银牌。比赛过程中,一个“小插曲”引发热议。日本队一名队员没能在预定位置接住队友扔给她的圈。随后,该名队员拿起备用圈,完成了接下来的动作。整个环节,仅用时3秒,但观众席上有人已注意到这个插曲,他们先是“呜”了一声,之后看到日本队队员沉着冷静,大家纷纷鼓掌,有观众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瞬间。
  热烈的掌声,贯穿于这场比赛始终。掌声,送给了冠军,也送给了“掉圈”的人。这是赛场之上最动听的语言,是对赢家的致敬,亦是对遗憾的抚慰。在成都大运会的每个赛场、每场比赛,掌声都成为最熟悉的背景音。很多时候,这个最简单的动作,却有着胜过千言万语的能量。两手一张一合之间,释放出热情与善意,透着尊重与包容。
  一次成功的赛事,离不开观众和运动员的相互成全。其间,掌声的含义,心照不宣。很庆幸,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有着最好的大学生运动员,有着最好的观众。如果说,参赛者的发挥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质量;那么,观赛者的调性,则定义了一场比赛的气象。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见成绩到见心路——好的观众能够看懂动作、读懂表情,更能在“得失之间”,赋予意义。
  “插曲偶尔会上演,但在这个青春活力的赛场上,不应该吝惜自己的掌声。”就此而言,成都大运会的观众堪称知行合一的范本。须知,失误与偶然性,本就是竞技体育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当运动员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追求更极致的呈现,那必然意味着多一分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次临场比赛,都是一场冒险。观众把掌声送给“掉圈”的人,又何尝不是送给那份勇气和努力呢?
  大运会是青春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友谊的盛会。成都素来是一座开放包容、闲适安逸的城市。去大运会的赛场看一看,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赛场的掌声,街头的微笑,为这段奇妙的缘分,奠定了浪漫的基调。享受比赛,享受此刻。用友好回应友好,以善意激发善意。在成都,每一个真诚的个体,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段纯粹的人生,都会找到归属。
编辑江亨版式张今驰总检张浩